浙江在线健康网09月25日讯 ( 记者 郑名智 尉洁婷 ) 中国现有2.12亿老人,养老困局日益凸显。同时,相当一部分老人还患有各类疾病,慢病、摔伤骨折、中风脑梗、老年痴呆等等,均迫切需要大量的医学康复服务,但公立医院康复科床位寥寥,无疑是杯水车薪,而民营康复医院仍处起步阶段。如何加快康复医护人员培养,建设合理的医学康复三级体系已是刻不容缓。
老龄化来势汹汹,杭州140多万老人康复服务谁来管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中国13.67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人2.1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5.5%,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亿人,占比10.1%。
而国际公认,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而不知从何时起,浙江各大医院康复科就住满了患者。如今,想住康复科甚至得排队等上1—2个月。至此,我们才恍然发现:杭州已有60岁以上老人140多万了,而公立医院康复科的床位仅有数百张。
作业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能力的一种康复训练)
国外有三级康复,国内全挤大医院康复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康复中心闻名全省,不过它也只在下沙院区拥有41张床位。而在目前控制公立医院规模的背景下,短期内床位也不可能增加。
康复中心主任李建华主任医师介绍,为减少患者住院等待时间,科室尽可能地加快床位周转,一旦患者康复后达到无需住院的标准,他们强烈建议患者出院,之后的康复可以定期来康复中心进行。
而医院康复中心也对外开放门诊,为不住院患者提供医学康复服务。据了解,康复中心已满负荷运转,每天要为100多位患者提供各类医学康复服务,如理疗、电疗、热疗、物理治疗、针灸、熏蒸等等。
“国外的康复可分为三级,而我国的康复体系还没建立。”李建华介绍欧美等国的康复体系:一级康复伴随患者重症抢救,从术前就介入要考虑康复的问题;患者术后病情稳定则转至专门的康复医院,这算二级康复;最后则是家庭医生等康复训练。
而由于缺少康复专科医院及社区康复、家庭医生康复,国内患者的康复训练基本全挤在大医院康复科进行。
物理康复
康复需求大,民营医院开业9个月就住满
医学康复需求有多大?从杭州橡树老年病医院的发展可见一斑。
杭州橡树老年病医院是一家民营老年医院,以医学康复和护理服务为主,正式开业仅9个多月,核定的300张床位已基本住满了患者。
医院董事长何德富笑称自己也是老年人,所以感触特别深。他说,自己亲朋好友的父母、老领导都到了养老的年纪,很多人也是小病不断,不过一旦涉及到医学康复,往往找关系也不好使。社会上的养老院,还有所谓的康复机构也无法提供医学级的康复服务。
见得多了,他也就萌生了自己建康复医院的想法。何德富直言,建医院也是为了保障自己今后的生活。“以后自己或家人有需要,就住自己的医院,不求人。现在已经有帮助到一些朋友了。”
民营医院面临人才、管理两大难题
当然,民营康复医院的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人才和管理是民营医院的最大难题,特别是康复科医护人员。”橡树医院副院长徐彦革主任医师说,国内康复医学虽然起步并不晚,但真正发展却没几年,许多医学院甚至没有康复医学专业,康复科医生和治疗师非常紧缺;另外,康复医学标准、医保政策等也相对滞后。
徐彦革举例,医院原本是要申请康复专科医院的,但门槛太高,最后只能以老年病医院命名。“要申请康复医院,除了康复亚专科外,还要建内科、外科和重症监护室,人员配比也非常高,民营医院很难招到这么多的专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