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投影到大屏幕上——能做手术的机器人,达芬奇机器人。
“给你1000个亿你造得出来吗?造不出来!”浙江省医疗器械研究所吕维敏总工程师向现场的数百位国内医疗器械厂家抛出了一个尴尬的问题。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消费市场,但却长期被国外产品所垄断。国产医疗设备的发展症结究竟何在?如何异军突起?19日下午,2015年国产医疗器械创新发展论坛在浙江世界贸易中心举行。多领域的领导和专家齐聚西子湖畔,共同为民族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发展出谋划策。
本次论坛由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二十八届中国(浙江)国际科研、医疗仪器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组委会共同主办,浙江现代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浙江省国产大型医用设备应用推广中心、浙江省医院协会医疗设备管理专业委员会共同协办。
寻找症结
“工业基础落后西方100年以上”
为什么1000个亿也造不出一台达芬奇机器人?浙江省医疗器械研究所吕维敏总工程师在接受浙江在线健康网记者采访时,以此前引起热议的日本马桶盖为例,“它可以算是一种家用医疗设备,都说是下沙产的,其实是代加工,核心专利和技术是人家的。”
更严重的是,“我们的工业基础要落后西方100年以上,很多地方几乎是从零开始。想研发一件产品,技术不谈,可能连最基本的材料在国内都买不到。”
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李斌将阻碍国产医疗设备发展的因素,总结为三大障碍,分别是,“进口技术优势,国产不如外包;维修技术垄断,自修不如外包;科研平台领先,开发不如购买。”
与会嘉宾一直总结认为,国内医疗设备生产企业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管理体系不健全,科研能力不足,不具备全球的眼光和视野,因而发展缓慢。
寻找出路
“不能想着今天投入明天就挣钱”
怎样才能从国外企业的层层垄断中异军突起?李斌见招拆招,提出三大对策:第一,打破技术迷信,上下游联手,开展前沿技术评价,引领市场;第二,打破售后垄断,增加医工配置与培训,引入第三方服务,增强售后服务技术监管;第三,创立联盟,医工结合,开发国产设备平台,深度挖掘,提升创新高度,促进国产设备改进。
吕维敏说,国产医疗设备厂家一定要耐得住寂寞,“iphone 6去年才面市,但是几年前就开始研发了,反复推倒重来。我们推自主研发产品不能着急,不能想着今天投入明天就挣钱。”
好在,国产医疗设备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2014年被视为国产医疗设备发展的政策年。吕维敏说,从去年开始,利好政策纷纷出台,鼓励医院使用国产医疗设备。从国家到地方,发改委、物价、医保各部门,都给予扶持,还有各种真金白银的补贴。
政策的春天已经到来,我们的厂家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