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分级诊疗又出新招,自10月8日起,杭州市市级医院与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域医联体试点工作将正式启动,到今年年底前,医疗体内的预约转诊占公立医院门诊就诊量的比例将提高到20%以上,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的比例达到60%以上。
建立两类医联体:紧密合作医联体&双向转诊合作医联体
据了解,11家市属医院均已分别与结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
医联体将分为“紧密合作医联体”和“双向转诊合作医联体”两类,是以原主城区(不含萧山、余杭、富阳区)行政区划为基础,以市级三级综合(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诊疗服务、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双向转诊、健康信息等医疗业务的整合管理为纽带,组成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源所属关系的医疗机构联合体。
紧密合作医联体由5家市属三级综合性医院牵头,与相关的行政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组建: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上城区、下城区、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
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与拱墅区;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与江干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杭州市中医院与西湖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与滨江区。
紧密合作医联体主要开展原定的、近三年已开展的医学影像会诊中心、心电会诊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和慢病联合诊疗中心等“四大中心”各项工作。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增挂合作市属医院分院的牌子。
双向转诊合作医联体则由11家市属医院(另包括杭州市肿瘤医院、杭州市西溪医院、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杭州市儿童医院、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杭州市老年病医院)与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依托市级双向转诊平台在医联体内优先开展门诊、住院、检查等转诊业务。
为方便群众就医,其他市级医院可根据业务需要,加入不同的医联体,参与双向转诊、技术指导、健康信息等医疗业务。
那么,区域医联体建立后,会给老百姓带去哪些便利呢?
医疗资源统筹管理
同一个检查,不用重复做了
在医联体内,实现预约号源、慢病责任医师团队、住院床位、诊疗科目设置、医务人员和信息平台等医疗资源共享,统筹管理。
医联体内成员单位将完善信息共享互通,以市级卫生信息平台为支撑,以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系统区域一体化建设,并在原有医学影像会诊中心、心电会诊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和慢病联合诊疗中心等“四大中心”的基础上,继续巩固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平台和同质化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
有序推进双向转诊
到大医院看病有绿色通道了
辖区居民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约市级医院专家、病房床位和各类检查检验等服务,市级医院对基层上转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优先预约专家、专科门诊,优先安排检查,优先安排住院的“三优先”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下转患者积极开展延续服务,市级医院要及时提供患者住院情况和后续治疗方案,并有效做好指导,确保治疗的延续性。
加强大医院与社区间医务人员的流动
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专家了
在医联体内加强医务人员的柔性流动,市级医院需安排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生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坐诊、会诊、查房、讲座、带教、带徒等多种形式的业务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医务人员定期到市级医院进行免费培训、进修、参加学术活动以及参与转诊病人查房及全科、专科、专病门诊工作等,逐步实现疾病的规范化、同质化诊疗。同时,还鼓励市级医院医生(含退休医生)到医联体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相应诊疗科目的科室进行多点执业,尤其鼓励在夜间、双休日、节假日等时段开展多点执业。
加强基层骨干医生的重点培训,市级医院安排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担任社区骨干医生的导师,或以慢病诊疗管理团队的形式进行带教培养。
杭州还将强化医养护一体化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相关财政投入、医保倾斜等政策保障。市级医院医生在医联体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经历,计入职称晋升前服务基层工作时间。建立考核机制,以双向转诊人次、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医联体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病人满意度等指标为重点进行绩效考核和激励。
开展慢病治疗药品的统一配备
原来社区配不到的药,以后或许可以了
医联体内成员单位可根据辖区居民的实际需求,适当增加慢性病、常见病及相关专科药物的配备种类,并在医联体内保持相关药物的一致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采购困难需增加与市级医院相同种类慢性病治疗等药物配备的,可由紧密合作医联体的牵头单位进行配备,定期结算,进一步方便居民的就医需求。
巩固和深化全科医生签约服务
签约医生可以为你做更多事了
建立医联体后,使市属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更加紧密,将有效促进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签约居民将更便捷地享受到优先转诊、检查和住院等服务。今后还将进一步完善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全科医生开展签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