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每一个妈妈生孩子,其实都是一个故事

2017-08-17 来源:浙江在线
 编者按:新年到了,本是合家团聚的日子。但对于大多数医护人员来说,过一个完整的年却是奢望。节假日值班的医生,总是会遇到我们平时听不到的故事,看到我们平时看不到的人情。浙江在线健康网2016开年特别策划医护新年暖心故事会《我的值班故事》。

  通过浙江在线健康网微信平台上的征集活动和线下沙龙故事会,我们选出了7篇暖心故事。春节期间,每天都有讲述者,每天讲述一个或几个温暖的小故事。

   值班故事,当笔者跟几位医生朋友聊起这个话题时,他们显得有些茫然。对他们来说,值班,或生死一线,或惊心动魄,或平淡温暖,都已经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

  寻常的,孩子都已经从嗷嗷待哺的幼儿,长成了一个也能理解自己的人。

  选择医学专业的儿子说:“总要有人去做这件事”

  (口述:浙江省妇产科医院产科主任医师胡文胜)

  前几天,在微信朋友圈,我看到了儿子初中的科学老师张老师的分享,并发了这么一大段文字,觉得很感动,真的理解万岁。但是,张老师的回复,让我更是愧疚。

  

  “小时候周某某模仿你签名,就因为家里没大人,你们要夜班……嘴上要说他,其实心里觉得他也不容易。”

  儿子初中老师这样说。

  从91年成为一个产科医生到现在,已经25年了,值班的概念其实早就模糊了。

  因为,女人生孩子,是一件谁也没办法预测的事。产妇在生产过程中,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感染休克等问题,有时就会在完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到来,抢救一旦不及时,就会危及生命。

  所以,哪怕与年轻时需要每周定期值班相比,现在只需要每个月值班两次,但手机依旧是24小时On call、随时待命的状态,哪怕是休息日。因为,每一个电话打来,那背后可能就是一次鬼门关的抢救,是一条生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一个本该是慵懒在家享受阳光的周六早上,突然接到电话,医院有产妇大出血,情况非常复杂,急需抢救,我马上赶到医院,进行了4个小时的抢救,等病人情况稳定,回家;在家吃了个晚饭,晚上9点,又有病人出现了感染性休克,又马上赶到医院直到凌晨3点,回家;打了一个盹儿,早上7点,又有电话打了过来……这就是我很多个寻常的24小时。

  快点,再快一点,是唯一的信念,哪怕早一分钟,对病情多一分的帮助,都是值得的。

  但也正是这样,我错过了许多陪伴儿子成长的时光。孩子的生日、中考、上大学回家后的第一顿饭,都不曾陪在身边。我和孩子之间,更多的交流方式是“电话遥控”。孩子感冒了,就在电话里教他给自己量体温、吃药;孩子晚饭没人烧,就在电话里一步步教他煎牛排、做炒饭。

  之所以坚持,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也是源于患者的理解与鼓励。

  要说印象深刻的,我记得那天是我孩子中考,一个高龄产妇之前产后出现了大出血,因为合并有免疫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非常差,我们对她进行了宫腔止血,填充了纱条。术后3天,我需要为她取出纱条。但这一步,其实非常危险,因为如果此时子宫再一次出现大出血,就只能选择切掉子宫了。所以,送完孩子去考场,我就到医院为她进行手术。

  为了给她信心,我不断对她说:“放宽心,我们这么多人在,一定会没事。一般情况下,大多患者都会点点头或者说医生你一定要救我。

  但那天,在抢救台上,那个产妇却不断地对我说,“医生,你大胆地做,我相信你,放心,会没事的。等手术顺利完成,你还可以去接孩子出考场。”

  这其实是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但是却给了我和在场医护很大的感动和鼓励。这件事已经过去了6年,但我依旧记得一清二楚,也和这个孕妇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有时候,医生和患者,需要相互鼓励与支持。

  现在,我儿子已经是一名医学院大二学生了。在选择专业时,“小大人”儿子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总要有人去做这件事。”

  每一个妈妈生孩子,其实都是一个故事

  (口述:浙江省妇产科医院分娩室助产士薛春蕾)

  医院的夜班时间是半夜12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所以每天半夜11点左右,我就要从家里出发去医院。

  “妈妈,今天晚上你上班吗?”这是5岁的儿子每天晚上睡前都一定会问的话。孩子还小,有时半夜醒来找妈妈却找不到,就会哭。

  而另一边,我可能刚摘掉橡胶手套、脱去手术服、洗净双手……早上7点10分,又一个新生命降临了。从半夜12点到现在,不到8小时,已经迎接了14个宝宝的生命。

  一夜没合眼。

  “医生医生,我不想现在生!我们算过八字,孩子最好是过了凌晨1点再出生。”半夜12点49分,一位产妇的宫口已经开全,被推入了产房,喊着疼却又极力想让孩子晚点出生。

  “老公,我生的是个儿子,你输了,快给我支付宝打钱。”凌晨2点39分,一位产妇顺利生下了孩子,随即就在产台上给丈夫拨去了电话。

  “老公,我不要生孩子了,实在是太疼了。”凌晨4点15分,一位产妇宫口开到了3公分,反复在床上撞来撞去。为了让产妇不伤害自己,我只得一边摁住她,一遍教她根据宫缩情况调整自己的呼吸。

  生孩子的痛,有人曾这样描述:如果把疼痛分成十级,蚊子咬是一级,那么顺产经历的疼痛就是十级,就像是全身二十根骨头同时断裂了一样。

  这种痛,每一个产妇在经历;每一个产科医生和助产士,也都在陪伴经历。

  我自己也生过孩子,所以知道那种痛。很多孕妇痛起来就会像孩子一样,撒娇、任性,甚至有些意识模糊,这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呵护和帮助。

  其实每一个妈妈生孩子,其实都是一个故事。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