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调查显示,2012年浙江省居民主要死因中,心脏病排第4位,占了12.12%,其中冠心病就是最主要的病因之一,且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冠心病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治疗具有深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月21日上午,由浙江医院开展的《冠心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综合干预与监测研究》项目正式启动,当天还召开了相关培训。
该项目共历时3-4年,通过建立冠心病风险评估模型,制定冠心病高危人群综合防治基层适宜技术规范,并研究冠心病高危人群监测与急救模式。
冠心病是可以导致心肌梗死的“元凶”
它也应该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被科学管理起来!
“在我们浙江,目前社区里已经广泛开展了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管理,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对冠心病整体预防尚未开展规范管理,社区基层对冠心病防治知识和技能水平比较落后,严重影响了基层心血管病防控能力。”在浙江医院严静院长看来,目前基层对于冠心病的防治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预防不到位。可以明确的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类的代谢疾病,以及吸烟、肥胖、缺乏运动、不健康膳食等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都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但目前,基层还缺乏综合干预和有效监测。
二是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低。社区医生缺乏冠心病的诊断技术,一方面,没能掌握冠心病诊断标准和诊断技术,另一方面,又过于随意地诊断冠心病,中间混杂着很多其他疾病。
三是二级预防不规范。所谓二级预防,就是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而进行适当的治疗。二级预防不规范,将严重影响基层冠心病的防治效果。
所以此次项目的实施目的,在于针对冠心病的预防,研究适合基层的关键技术,并将其推广和应用。
早诊断早治疗花费少,还能提高生活质量,何乐而不为?
项目启动了之后,会有哪些动作呢?记者在启动会上了解到,根据冠心病风险评估模型,研究人员已经选择诸暨、富阳、新昌、绍兴四个地区作为项目点,通过随机选择对照社区和干预社区,以35-75岁的当地常住居民为对象进行调查、评估、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
冠心病高危人群复筛调查表部分内容(浙江医院供图)
严静院长说,项目前期工作自2015年下半年试运行以来,已经预期到四个地区冠心病高危人群的比例为20%左右。也就是说,3200例左右的冠心病高危人群将得到规范干预。随访观察3-5年后,评估开展综合防治基层适宜技术研究的效果。
与此同时,通过进行胸痛问卷调查,建立非急性和急性胸痛的筛查和急救模式,让冠心病患者在基层就能得到准确的诊断、针对性的急救。“对于老百姓来说,冠心病的早诊断早治疗,花费要小很多,但对于保障今后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科教处处长江南艳表示,《冠心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综合干预与监测研究》项目为基层冠心病防治制定技术规范,规范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并对基层高危人群进行强化管理,还能为浙江今后冠心病的医防整合、分级诊疗提供试点研究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