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疾病和数字,在外人听来,怕是整个人都不好了。可对吴女士夫妇和浙医妇院(省妇保)的医生们来说,这个过程虽然很艰难,但结果却很圆满。
“医学不是万能的,我们不能期待奇迹总是降临。但只要怀抱希望,给自己和医生多一点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相信结果就一定不会差。”回顾自己的8年“求子之路”,吴女士如是说。
7年不孕被告知患有宫颈癌,子宫可能要被切除
记者见到吴女士时,已经是她产后第20天了,气色很好,完全看不出是一个还没出月子的妈妈。
今天,她是来接宝宝回家的。6月7日,她因为羊膜囊随时会破而接受剖宫产手术,32周的早产宝宝被送进了新生儿监护室。如今,宝宝一切都好,还胖了1斤,可以回家了。
回忆起这一路,吴女士感慨万分。
2008年,27岁的她与丈夫步入了婚姻殿堂。因为两人都很喜欢孩子,一结婚就开始备孕了。本以为趁年轻,怀宝宝也不是一件难事,可一年多过去了,她的肚子一点动静也没有。
到医院检查,输卵管、卵巢功能、精子活力等各项指标都正常,医生建议放松心态,并服用一些促排卵药物调理一下,可两年过去了,肚子依旧没有任何反映。
2013年,吴女士在单位体检中被告知,宫颈癌筛查显示HPV为阳性,可能有宫颈癌的风险。进一步进行活检后,她住院做了子宫颈锥形切除手术,宫颈锥切的病理结果提示吴女士子宫颈镜下早期浸润癌,医生告诉吴女士,极有可能要切除子宫。
“我还没有生孩子,怎么可以切子宫!”听到消息的那一刻,吴女士是崩溃的,她太清楚切除子宫对她意味着什么,“我觉得癌症并不可怕,可如果因此不能生孩子了,那将是我一生的遗憾。”
“我理解你的心情,一定会尽力为你们保住生育功能。”在了解吴女士的情况后,浙医妇院党委书记、妇科肿瘤专家吕卫国重新梳理了她的病史情况,并再次与病理科医生进行了讨论,认为吴女士可以先进行“宫颈锥切”手术,把癌症部分切掉,保住子宫。
“这是一场博弈,最保守的治疗是切除子宫,但是考虑到她的生育需求,我们必须要尝试一下。”吕医师说。也许是上天的眷顾,手术后吴女士为切缘阴性,也就是说,她的子宫保住了。“真的很感谢吕医生,不然我现在可能子宫已经切除了。”
历经4次试管婴儿终不负期望
2014年6月,身体渐渐恢复的吴女士,找到了浙医妇院生殖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胡燕军。此时,她已经33岁了。
经过系列检查,胡医师发现吴女士的输卵管已经堵死,且卵巢功能非常差。“她的卵子数量少、质量差,再拖下去想要怀孕就很困难了。”为了争取时间,胡医师建议做“试管婴儿”。
可这个过程也并不一帆风顺:第一次微刺激取到了一颗卵子,虽然受精成功却在移植前碎了;第二次取到一颗卵子,受精成功后移植入体内却未着床……直到第四次取卵,终于成功了!
2016年3月,孕18周的吴女士按惯例来找浙医妇院产科主任医师王正平复查。在检查中,王医师发现她的宫颈功能很差,宫颈口已经开的很大,如果再不行环扎手术,小孩子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而流产。
于是王正平主任马上联系了妇科主任医师金杭美,为其进行环扎手术。“与一般手术不同,我需要将子宫先托上去,再给她做宫颈环扎,这个过程随时都会遇到宫缩、大出血等情况。”
为了让宝宝顺利出生,吴女士开始了卧床生活。6月7日,王正平评估了情况后,决定为其剖宫产术。“她的羊膜囊已经鼓出来了,随时都会破,就像一颗定时炸弹。”
探险,需要患者与医生的配合才能成功
“真的很感谢每一位医生和护士的付出。”吴女士说,像她这样病情复杂的情况其实并不算多见,但这8年的就医路给她积累的心得大家可以听一听。
首先,就是一定要重视体检。吴女士说,要不是体检,她就不会在宫颈癌早期及时接受治疗。
其次,就是癌症并不可怕,要与医生积极沟通,一同寻找治疗办法。
再者,就是一定要相信医生。她的经历,用生殖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胡燕军的话说,这就是一场探险。探险中,需要患者与医生的互相配合才有可能成功。
“能有这样的结果,与她和丈夫给予了医护极大的信任和支持有关。”胡燕军说,这一路医生的每一个建议,其实都带有不小的风险,对吴女士一家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如果不是他们百分百的信任,很多事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竟然是个儿子,不能给他穿漂亮衣服了。”在得知生的是个儿子时,吴女士玩笑道,“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就在淘宝上收藏了许多女宝宝的漂亮衣服,如今看来都用不上了。”
脸上,是难以抑制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