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姓施,今年66岁,病情的反复让他痛苦不已,最终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浙江大学国际医院。由郑树森院士带领的专家团队经过讨论,考虑其是吻合口狭窄,返流性胆管炎导致的发热。
他曾经做过消化道大手术
原来,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施先生因为胰腺癌进行过一次大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当时切掉了胰头、十二指肠、胆囊、胆总管以及1/3胃,然后把空肠分别与胰管、胆管和胃吻合起来。
因为人的十二指肠部位有十二指肠乳头,胆管和这里接通,胆汁从这里流出进入肠道。“十二指肠乳头相当于一扇门,有闭合作用,能防止肠液返流到胆管里,引起炎症。常见引起感染的原因是吻合口狭窄,肠液返流等。”
所以相对来说,施先生这样的患者发生返流性胆管炎的概率要比普通人大很多,术后特别是刚做完手术几个月内,在饮食上要特别小心。
罪魁祸首竟然一根鱼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胆管和小肠吻合,肠道里的东西进入胆道系统引发炎症是最常见的。”李启勇副主任在郑树森院士的建议下,准备对施先生行ERCP诊治。
ERCP就是通过内镜到胆管与空肠吻合的地方“实地勘测”,它的好处是不需要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也相对较少。但放到施先生这里,手术难度和风险却很大!
“正常的胆管开口在十二指肠,内镜经过胃之后到达十二指肠就可以看到胆管了。”但是,施先生经过胰十二指肠切除和胃肠道改道后,就要将内镜先通过胃肠吻合口,再找到胆肠吻合口才有可能找到胆管开口。
不过,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还是如期进行。在此过程中,医生们却意外发现胆管内有一根鱼刺!

取出的鱼刺约有2~3cm长,病床上的施先生这才想起,几个月前的确吞过一根鱼刺
原来,鱼刺作为异物返流到了胆管引起炎症,才导致施先生反复发热不见好。李启勇副主任做了几千例ERCP手术,还是第一次碰到鱼刺跑到胆管的情况,翻阅了文献上也基本没有记载。

做完大手术,饮食一定要小心
如果是正常的消化道,鱼刺一旦顺利通过食道后,再经过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肛门,最后被排出体外。施先生吞咽的鱼刺却因为返流折回胆管,终止了“漂流”。

找到病因后,施先生很快恢复健康,目前已经痊愈出院了。
“其实,正常人在特定情况下比如消化功能紊乱的时候也会出现返流的现象,但在经过消化道改造的人身上概率就更大了。”
因此李启勇副主任建议,做过消化道大手术的人特别是最开始的一段时间,消化功能会有所减弱,在饮食上一方面要注意清淡,少吃多餐,另一方面也不要吃比较硬或不容易消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