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杭州市精神障碍康复联盟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成立。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施剑飞告诉记者,这是市七医院在全国首创的重型精神病康复模式的大框架下,又一次学科创新。在之后的实践中,市七医院精神康复学科将从原来的“普通的门诊、住院、出院治疗”模式,完善为功能评估、康复治疗及训练、家庭随访,并与社区衔接,参与到病人的康复管理中来。
听到精神障碍,怕是不少人都避之唯恐不及。它是一种慢性、致残性、易复发的疾病,数据显示,杭州登记在册的重型精神病患者有4万人,在精神障碍康复诊疗门诊里,轻型患者的门诊量占比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轻型患者仅能在短暂的门诊就诊时间内获得药物治疗,必要的心理治疗及康复治疗资源却匮乏,导致患者精神症状之外的社会功能康复问题难以解决。
“本来可能只有有些焦虑情绪,但是如果周围人不理解、不体谅,那么这些人的症状就会加重,最后愈演愈烈。所以,我们必须要帮助大家正确认识疾病。”施剑飞说,准确及时的诊断、基于循证依据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心理教育、家庭社会支持等方面均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比如重型患者,往往需要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除了药物治疗外,也有相应的心理治疗及康复治疗,但目前大多数医院提供的康复治疗难以做到针对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个体化需求,经住院治疗控制症状出院后,仅靠社区医生管理及家人照顾,无法获得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很难真正回归社会。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例,2年内有86%的人会复发;首次住院后,只有不到1/4的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
施剑飞说,在临床上他发现,这些重型精神病患者,从医院出院回家后,因为没有经过个体评估和相应的康复训练,学习生活能力下降,很可能从一个行为混乱的人,变成行为“呆滞”者。以前,精神病患者的就医流程为“门诊——住院——出院——门诊”。患者去普通精神科就诊,得到的可能是门诊药物治疗或住院综合治疗,但回家后面临无人帮助康复的境地。他们发病后脱离了社会关系网,失去了地位和收入,这种状态会影响照料者的情绪,家人的负面情绪反过来又会影响患者。虽然很多家属想帮患者康复,但是缺乏专业知识,收效也是甚微。
“因此,为了向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更全面的心理-社会康复服务,成立由患者、家属、医生、护士、心理治疗师参与的精神障碍康复联盟,根据精神障碍患者的实际需求,将“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治疗模式引入日常工作中。”施剑飞说。
康复联盟中的医生、护士、心理治疗师组成治疗团队,利用问卷调查、神经心理评估、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实际需求,针对患者个人的实际情况提供个体化的药物及心理治疗方案,对患者及家属的共性需求采用团体心理治疗,并进行精神障碍科普教育,包括传授各类精神障碍症状和精神药物不良反应的自我监测、复发预防、服药管理、治疗依从性教育等相关知识,提供社交技能训练、情绪管理、认知训练等心理治疗。
同时,通过联盟,医生也可以督促患者定期复诊,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有效管理患者的全程治疗方案。
除了医患之间的双向互动,治疗团队还将牵头组织患患联盟,搭建同伴帮扶的支持平台,在医生、护士和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患者及家属互相分享治疗和康复经验,提高患者康复的信心和希望,提升患者的自我价值感,促进他们自身持续的康复。
此外,康复联盟将搭建医生、护士、心理治疗师的交流平台,定期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分享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相关的研究和临床经验,推动精神疾病康复学科的发展,更好的促进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有需要的患者也可以搜微信群的名字“杭州市精神障碍康复联盟会”,进群参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