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兰(杭州)医院正式揭牌树兰国际器官移植中心
浙江在线-健康网4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翁含露 通讯员 邹芸)今年刚过五旬的方大伯来自河南,20年前患上乙肝,9年前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接下来的日子,他跑遍了国内的大城市求医,不过医生给出的建议相当一致——肝移植。
2013年5月的一次复诊,查出肝脏出现了一个不到3厘米的小肿瘤。经过切除,术后方大伯觉得身体状况还可以。
没想到两年后,方大伯又发生严重的消化道出血,在病床上一下收到两次病危通知单,随后再次接受手术。因基础条件差,术后效果并不佳。
“还是做肝移植吧!”方大伯决定考虑此建议,又开始往全国各地可以做肝移植的医院跑,西安、郑州、天津、北京、上海、杭州等等,因为对于病情疑难复杂的病人,做肝移植其实难度很大。经过综合比对,他最终决定交给树兰(杭州)医院来做手术。
前段时间入院后,幸运的方大伯在1个月后等到了肝源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主刀做了移植。
术后的他,气色看上去好多了,体重也从原来的120斤恢复到144斤,根本不像是做过多次大手术的人。现在,他已经投入到工作中。
昨天,方大伯再次来到距离家乡1000公里的杭州复查,各项指标均正常。
无独有偶,今年22岁的林飞(化名)患有慢性肾炎,做了三四年腹膜透析。由于透析不能做到完全充分,毒素残留在体内,时间一长,他的皮肤要比别人黑很多。
长期透析会导致腹膜功能逐渐丧失,透析效果也越来越差,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林飞只能通过运动出汗来解决排尿的问题。如果再不做肾移植手术,估计只能“等死”了。
近日,林飞的肾脏经配型成功,他终于接受了肾移植手术。令人惊奇的是,供体却是一名2个月大的男婴,宝宝因脑部外伤医治无效,他的父母做了个伟大的决定——将其器官用于救治他人。
但是那么小的孩子,肾脏不也很小吗?没错,就是枇杷大小的两个肾脏,救治了一名22岁的成年男性。
“理论上讲,36周以上胎儿的肾脏就有可能作为移植的供体了。”主刀医生、肾移植专家浙大国际医院副院长寿张飞说,虽然宝宝的肾脏很小,却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长大,只是在技术上,这样的特殊病例需要突破三大难点:一是血管的高难度匹配,二是输尿管的血供问题,三是如何将两个连在一起的小宝宝肾放在一侧,而又要确保其良好的血液供应。
充分准备后,寿张飞带领的肾移植团队开始为林飞做移植手术。所幸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手术非常成功,在手术台上小宝宝的双肾就开始在林飞身上发挥泌尿功能。现在的林飞,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无需做腹膜透析,也不用通过大量运动来排汗,在严格的血压控制下,最近24小时的尿量已经达到了1970毫升。
其实,像林飞和方大伯这样需要通过器官移植实现生命延续的患者,太多了。但器官移植不是说来那样简单,整个过程每个小因素都能影响治疗的成败。
4月25日,树兰国际器官移植中心在树兰(杭州)医院(浙江大学国际医院)正式揭牌,器官移植学术委员会也同时成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担任委员会主任。当天下午,20多位国内外著名的器官移植专家莅临现场,共同探讨器官移植技术的国际交流与运用。
新成立的器官移植中心拥有多个亚专科,包括肝移植组、肾移植组等,可开展包括活体肝移植、劈裂式肝移植、减体积肝移植、双供肝活体肝移植、肝肾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在内的复杂手术,重点解决器官移植的热点、难点问题。
据悉,树兰(杭州)医院拥有有肝、肾两大器官移植资质,目前已经开展多例肝、肾移植手术。
“成立了国际器官移植中心,接下来就是逐步开展相关领域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以完善肝癌受体选择等方面的‘杭州标准’,努力取得国际认可。”郑树森院士介绍。
比如专家们通常以符合“米兰标准”的早期肝癌作为有肝移植治疗疗效的依据,即单个肿瘤直径不超过5cm或较多发的肿瘤少于3个并且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没有大血管侵犯现象,也没有淋巴结或肝外转移的现象。但“米兰标准”对肿瘤生物学特征方面的考虑存在不足,以肿瘤大小划分过于严格,有一部分可能治愈的肝癌患者就会被排除在外。
2008年,郑树森院士领衔的浙大一院肝移植团队在肝癌肝移植受体的选择标准上,首次创造性提出了适合中国肝癌肝移植受体选择的“杭州标准”,在考虑了影响预后的多个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安全地拓展了“米兰标准”,得到国际认可。
郑树森希望,通过成立树兰国际器官移植中心,以此为平台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型的科学研究,得到更多国内外病例的不断验证,完善“杭州标准”,提高肝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