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健康网5月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翁含露 通讯员 王雪飞)“都是我们的错,应该早点送医的,让孩子吃苦了。”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儿院)湖滨院区住院楼,小琛的妈妈懊悔地说道。
就在昨天,她那才3岁2个月大的儿子因“浓茶尿”从安吉被送往浙大儿院,一查血红蛋白只有65g/L(正常水平在110g/L以上)。
其实早在一个礼拜前,小琛就出现脸色苍白的症状,曾发烧到39度,平时蹦蹦跳跳的孩子精气神儿也不太好。但小琛的爸爸妈妈想着只是发烧问题不大,就没有及时送医。
到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小琛的家长,孩子得的叫“蚕豆病”,一般是吃了蚕豆或其豆制品所致。妈妈想了一会儿,在出现症状的那天中午,的确给孩子喂过几口蚕豆,这在出生以来是第一次。
(网络配图)
什么是蚕豆病?
临床上把“蚕豆病”叫做G6PD缺乏症,这是一种性染色体遗传病(遗传方式为在X染色体上的不完全显性遗传),男孩患病的概率要比女孩高,妈妈如果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儿子患病的概率达50%。
因为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患者的红细胞容易受一些氧化因素的影响,而蚕豆中就含有氧化性成分,食用消化后进入血液会使红细胞膜变硬,使其在通过肝脏、脾脏的血窦(毛细血管的一种)时无法灵活“变形”而破裂,溶血就发生了。
小便颜色发生了变化,赶紧送医!
“严重的溶血,可能危及生命!”浙大儿院血液科徐卫群主任医师告诉小琛的爸爸妈妈,蚕豆病引发的急性溶血会导致血色素急剧下降,继而发生一系列反应:
比如孩子的脸色会因贫血而苍白,心脏一下子适应不了会造成心功能损伤,被破坏后的红细胞来不及从肾脏排泄,堵牢了肾小管会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产生的胆红素来不及被肝脏代谢就会表现为黄疸。
(网络配图)
“但家长如果稍微仔细一点,就会发现端倪。”徐卫群提醒,在吃了蚕豆或其豆制品后,如果孩子表现精神状态差,脸色变得苍白,或者出现黄疸,以及小便的颜色发生了变化(有浓茶样的,有黄酒样的,严重的甚至是很深的酱油色),要警惕蚕豆病的可能,引起重视,及时送医。
一般来说,蚕豆病发病后需要住院观察治疗,轻者3天左右可能恢复,重者可能需要输注红细胞治疗。
避免接触=避免发病,对付它就这么简单
在江浙一带,蚕豆病并不高发,但在广东、海南一带相对较多。
徐卫群告诉记者,浙大儿院一年大概会接诊几十例蚕豆病患儿,年龄集中在2岁~5岁,这和第一次接触蚕豆或其豆制品的时间有关,所以到成年才发病的很少。其中每年蚕豆上市的季节,因为吃了蚕豆住进医院的孩子往往比较集中,而发不发病和吃的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接触发病过一次后,医生都会告知家长以后不要让孩子碰蚕豆,蚕豆病完全可以通过避免接触来避免发病,所以对付它以预防为主。
(网络配图)
“确诊为蚕豆病的孩子,有些闻闻蚕豆花的气味或接触蚕豆花粉也会发病。此外,一些含有氧化性成分的药物如抗疟药伯氨喹啉、氯霉素、磺胺、阿斯匹林等,以及某些老式的樟脑丸中含有的成分‘萘’也可致病。”徐卫群提醒,碰到这些“危险因素”,家长要尽量帮助孩子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