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颤日:房颤诱发中风的风险是常人的5倍
“我老伴儿今年65岁,平常可严肃啦,总是板着个脸。但3个月前,他突然像变了个人一样,脸上动不动就抽搐,看上去就像在做鬼脸,小孙子还经常被逗得哈哈大笑呢!”李大伯的老伴赵阿姨说,起初大家都以为他是转性了,后来越想越觉得蹊跷,于是硬拉着到浙江医院检查。
“询问后,我们才发现他在5年前就出现过突然头晕、眼花的症状。”接诊的浙江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唐礼江主任医师判断,李大伯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很大。一通检查做下来,李大伯果然被确诊患有持续性房颤,因心率长时间没有得到控制,他的心脏已经扩大到常人的两倍。
怎么办呢?经仔细研究病情,唐礼江决定为李大伯进行微创房颤消融手术,通过腋下的一个小切口把导致心脏乱颤的“开关”关掉,并切除最容易形成血栓的左心耳。
用时1小时,手术顺利结束。而没过多久,李大伯的面部表情也恢复了正常。
父母爬楼梯心悸胸闷,警惕是房颤在作怪
今天是中国房颤日,但你了解房颤吗?通常来说,正常的心跳是60次~100次/分钟,当心跳出现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时就是房颤。
房颤会加重冠心病、心绞痛,很容易引起心衰。因为房颤发作时,心房不能有效收缩,导致里面的血液不能完全泵到心室里面,这些滞留的血液就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随着血液流动到大脑,就会引起卒中,因此房颤诱发中风的风险是常人的5倍!
家有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你可能会经常听见他们抱怨——“爬楼梯的时候觉得胸闷、心跳快”。像这种休息一会儿就会好的症状,其实可能就是房颤在作怪。
“即使是房颤症状较轻,危害性依然可以很大。”唐礼江提醒,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发作时会出现心慌、胸闷、气短或眩晕等症状,大约有40%左右的患者没有任何不适。在浙江医院,门诊中大约有20%的人是因为中风后住院检查才发现有房颤。
如果是持续性房颤,做心电图就可以确诊;如果是阵发性房颤,不发作的时候,可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
做好3件事,可让房颤患者远离中风:
一是到正规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卒中风险测评。有些房颤病人存在心悸、乏力、心衰等症状,他们误以为服用药物控制好这些症状就能预防中风。实际上房颤患者的中风与房颤症状无关。
二是正确用药。如果评分结果显示有中风风险,就应该服用抗凝药来预防中风,但很多房颤患者仍在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不是抗凝药,它只是通过减少血小板聚集来预防血栓形成,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栓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对房颤导致的血栓效果有限。
三是坚持长期规律服用抗凝药。抗凝药需要长期坚持服用,不能时断时续,即使没有感觉不适,也不等于中风的风险消失了,因此不能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