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针灸 成“古董”(不吐不快)
白剑峰
●价格低廉,医生缺乏使用的积极性,导致国内针灸日渐衰微
●当针灸铜人走向世界时,针灸技术也应被国内主流医学认可和接纳
一位中国医生去美国某著名医院进修,偶然参加了一场外科医生的学术沙龙。令他震惊的是,沙龙的主题竟然是如何运用针灸缓解术后病人疼痛。而这样的讨论,在中国的医院里极为罕见。
不久前,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了一尊针灸铜人雕塑,标志着针灸已经成为一张“国家名片”。针灸是中医药的瑰宝,如今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据报道,美国在多种疾病的治疗指南中推荐使用针灸,甚至连综合医院的急诊也引入针灸。实践证明,针灸可以降低患者对成瘾性镇痛药物的依赖,减少因过量使用镇痛药导致的死亡。中医针灸以其无可替代的作用,赢得了西方主流医学的认可。
然而,当外国人张开双臂拥抱针灸时,中国人却弃之如敝屣。在大多数西医院,医生大量使用镇痛药物,根本不会考虑针灸镇痛。即便是在中医院,针灸也被视为“边缘学科”,人才流失,青黄不接。其根本原因在于针灸价格低廉,医生缺乏使用的积极性。以北京三甲医院为例,做一次针灸的价格仅为4元,这点钱连买针都不够,更谈不上支付人力成本了。为了弥补亏损,医生在扎针灸的同时,往往会给患者“搭售”电针、理疗等项目,从而变相提高针灸收费。即便如此,收费也不会超过百元。在美国,医生是否使用针灸,主要考虑患者能否受益,因为医生的收入与经济效益无关。而在中国,医生是否使用针灸,主要考虑是否盈利,因为医生的收入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在不合理的价格体系下,针灸的命运日渐衰微。
那么,如何才能让针灸重振雄风?
一是提高针灸价格,让技术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和尊重。针灸是中医的精华,是技术含量很高的“绿色疗法”,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特点,理应获得合理的定价。如果针灸医生能够靠技术赚钱,学针灸、用针灸的人就会越来越多,针灸就不会衰落。如果针灸成为赔本买卖,医生就会束之高阁。
二是改革医保支付制度,将更多病种纳入“打包付费”。目前,我国医保支付方式主要是按项目付费。例如,做一个阑尾炎手术,医保需要支付手术费、药费、材料费、麻醉费、护理费等。医生做的项目越多,收益越大,这等于变相鼓励医生“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虽然针灸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物引发的副作用,但由于收费太低、无利可图,医生宁愿选择药物镇痛。所谓“打包付费”,就是按照病种付费,不再计算单项成本。例如,做一个阑尾炎手术,医保部门统一支付5000元,医院超支自付、结余归己。医生为了多盈利、少赔本,就会想方设法减少消耗、节约成本。能用针灸解决疼痛问题,就不会用昂贵的镇痛药;能用低级抗生素,就不会用高级抗生素。这就好像餐馆里卖的宫保鸡丁,老板不是按照鸡肉、黄瓜、花生的价格分别收费,而是按照一道菜来收费。为了降低成本,厨师在选择配料上有一定的自主权。例如,当黄瓜成本较高时,厨师可以用土豆、青椒来代替黄瓜,但底线是不能偏离菜谱,尤其是不能没有鸡丁,否则消费者就不认账了。这说明,医保支付制度可以决定一项技术的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国向世卫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时指出,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中国是针灸的故乡,当针灸铜人走向世界时,针灸技术也应被国内主流医学认可和接纳,为促进全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愿针灸永远成为“活着”的中华绝技,不要沦为历史博物馆里的“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