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中国民族医药“后继无人”面临断层危机

2016-12-11 来源:121健康网

  中新社凯里11月28日电 (周燕玲)“害怕去世了没人来接班,医术跟着我一起进棺材。”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77岁苗医杨昌富告诉记者,怕“后继无人”的他74岁时开始学习用电脑,用2年时间整理了10余本祖传的医术和药方。

 

  11月27日至28日,首届苗侗医药学术研讨会在贵州凯里举行。与会业界人士表示,中国民族医药目前人才匮乏,正面临严重的断层危机。

  民族医药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会行医的老人去世了,年轻人外出务工走掉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田华咏无奈地说,民族医药以“口传身授”为主,由于传承人老龄化、文化水平低等原因,使得民族医药传承受限,民族医药人才正面临断层危机。“曾经湖南省湘西州土家族的民族行医者有2000余人,目前人数锐减近一半。”

  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历代民族医药人员“亦农亦要,上山采药,下山行医”,形成了“一病一方”的诊疗特色。杨昌富6岁时就跟随父亲上山学习采药。杨昌富说,家传的杨氏粉碎性两周缩骨法要学会摸骨、怎样校对折骨、知晓将骨片排除骨髓等技能,从明朝传承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因祖训严格,杨氏粉碎性两周缩骨法一直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我现在收了8个人品、医德好的人为徒。”为了担心医术失传,2014年杨昌富开始收徒,并在古稀之年学习用电脑整理家传药方。

  “数千年的民族医药,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丢失,我们就成罪人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医药专业委员会会长石汗光建议,要多管齐下,培养民族医药传承人,同时注重民族医药的挖掘整理和记录。(完)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