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女子从小尿床一直到30岁 无奈向儿科医生求助

2016-05-28 来源:121健康网

  去年冬天,钱报记者曾经就“尿床”的话题,采访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肾脏泌尿中心主任毛建华教授。昨天,他告诉记者,报道出来之后,他收到了很多求助短信。

  比如有个9岁的小女孩尿床了怕被大人发现,用电吹风吹床单,结果差点把租住的出租房烧了;还有个30岁的妈妈从记事起就开始尿床,一直没去正规医院看过……

  在老百姓看来,尿床是件丢人的事,但在医生眼里,尿床是种疾病,没什么丢脸。

  “16%的5岁儿童和10%的7岁儿童患有夜遗尿,并且3%左右的患儿会一直持续到成年。”毛教授强调,遗尿症是常见的、可控制的疾病,越早治疗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越好。

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_acK({aid:1807,format:0,mode:1,gid:1,serverbaseurl:"me.afp.chinanews.com/"}); cript>

  30岁了还尿床

  她求助儿科医生

  有位妈妈曾经带孩子来浙大儿院看过“遗尿门诊”。孩子的病治好了,她也鼓起勇气把自己过去三十多年“羞于启齿”的秘密告诉了医生。

  这位妈妈说,自己也不清楚尿床有多少年了,大概从记事开始每周就尿床2-3次,后来到了十几岁,尿床次数越来越多,有时一周到了7次。

  她父母以为尿床会在成人之后好转,就没有带她去正规医院看,就这样,一直尿到了如今。因为有行医资格的限制,毛建华给她提供了专家建议,让她去成人医院治疗。

  老百姓俗称的“尿床”,医学上称为夜遗尿,是一种病,但很多老百姓并不这么觉得。

  国际尿控协会儿童委员会、中国儿科医师协会肾脏专委会曾做过“中国大众对儿童夜遗尿疾病认知度”的在线调研。参与调查者中,超过50%的认为,尿床不是病,长大了就会好。

  毛建华介绍,尿床的病因很复杂,跟遗传、心理、生长发育都有关,体内缺乏“抗利尿激素”、孩子的膀胱容量不够大、充盈的膀胱没有向大脑发送信息等,是夜遗尿的重要原因。

  尿床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很大

  要治必须得趁早

  这项调查还显示,有近40%的家长认为,尿床是孩子的故意行为,甚至责备过孩子,有一些家长还因此产生了焦虑情绪。其实,持续存在的夜遗尿将严重影响患儿自尊心与自信心,是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浙大儿院开设“遗尿门诊”以来,很多孩子的遭遇都让医生们特别心疼。毛建华记得一个孩子,10岁了,晚上睡觉还在用尿不湿,在很多地方治过病,刚见到他时,孩子一直低着头,问问题,也不回答。

  有研究表明,尿床对孩子的创伤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孩子因尿床感到羞愧、沮丧和自卑,尿床的孩子更容易性格孤僻、内向、缺乏自信心、不愿和同学交往、恐惧集体生活。毛建华说,希望大家改变对尿床的看法,对于孩子偶尔的尿床,父母不应该过多地责备;而对于有遗尿症的孩子,频繁地洗床单之前更应该做好和孩子的沟通。

  他也提醒家长,5岁以上每周有超过2次以上的夜间尿床,那孩子很有可能是有遗尿症。要尽早带孩子就医。本报记者 丁颍鹃 本报通讯员 王雪飞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