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4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抗癌协会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副主任医师龙江18日对记者表示,目前中国癌谱兼具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癌谱特征。一段时期内,以肝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癌谱和以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为主的发达国家癌谱,将在中国并存。
|
这位专家表示,虽然目前还无法完全攻克癌症,但是已有研究表明,癌症整体防治水平的提高。他说,二级预防,即,早期的筛查、普查对防治癌症作用最大,占比达53%;35%来自于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从饮食结构、运动等方面进行调整;作为三级预防的规范治疗和创新手段应用亦可以提高12%患者的预后生存。龙江说,面对肿瘤疾病,早期预防、早期筛查、规范诊治是关键,还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防所肿瘤防治科主任、主任医师郑莹此前曾披露,根据上海市疾控中心的统计数据,上海每年有6.1万新发癌症病人,而每天就有169人被新诊断为癌症。在上海,每年有3.7万人死于癌症,每天就有101人。上海还生活着32.4万的癌症病人,每100个上海市民中就有2个是癌症患者。
在上海得癌症的比例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比中国的平均水平差不多高一倍,但跟发达国家相比,上海人发病的风险或为其80%。即使去掉老龄化因素,上海比全世界的平均水平仍高约10%,比中国平均水平高了10%。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樊嘉透露,他和团队正在研究的CellSearch系统,可以在外周血中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帮助了解肿瘤是否容易复发。这一研究将能极大突破肝癌易复发的瓶颈。新的治疗仪器和试剂,本月即可研制出来,樊嘉说,若能够获得注册批准,很快就能在临床上应用。
18日,第22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到来。当天,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上海轨道交通相关公司合作,在地铁人民广场站、东安路站通过科普视频播放、防癌抗癌知识海报展示等多种形式,开展防癌抗癌科普知识宣传。上海知名“老娘舅”柏万青出任2016年度防癌宣传大使。18日到22日每天下午肿瘤医院专家都将在东安路地铁站安排精彩的科普讲座。此外,肿瘤医院还和相关网络平台合作,在线上推出肿瘤防治自测题目,民众可以通过手机端的测试题获得实用的肿瘤防治知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