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一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步伐加快。全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二是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73∶1。三是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四是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进一步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3%和87%。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40元,服务项目扩大到12类。五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全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783万套,基本建成772万套。
18个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41个预期性指标中,35个运行情况符合或好于预期,5个指标运行值与预期值存在差距,1个由于统计口径调整暂无数据。
二、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引领经济新常态、贯彻发展新理念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2016年经济工作,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6.5%-7%。主要考虑:一是为“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好的基础。二是更加有效地促进就业。三是更加积极地引导预期增强信心。
——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取得新进展。投资、消费保持稳定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农业基础进一步加强,工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继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稳定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3.4%以上和3.9%以上,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5.1%,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2%、2%、3%、3%,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降低3%,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7%,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66.5%,劣Ⅴ类水体比例控制在9.2%以内。
——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预期目标为3%左右。主要考虑:一是翘尾因素略高于上年。二是存在一些新涨价因素。三是积极引导市场预期。
——民生福祉继续增加。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人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3个百分点以上。
——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货物贸易出口增速高于世界贸易增长水平,进口规模扩大,服务贸易占外贸总额比重继续提高。利用外资保持增长,对外直接投资较快增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对新常态怎么看、新常态下怎么干,强调了“三个必须”和“十个更加注重”。“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将引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围绕引领经济新常态、贯彻发展新理念,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做到相互配合、协调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