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二孩时代 东莞儿科医生们为何选择逃离

2016-02-27 来源:121健康网

  全面二孩时代即将带来生育高峰,可2015年东莞全市儿科门诊量达到512万人次,出院人数达13.47万人次。而相对应的是,同年全市儿科医生仅有916人,仅占全市执业医师总量的7%。从数据上来看,东莞的儿科医疗资源不容乐观,儿童医疗保健资源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让儿童看病难仍较突出。

  在23日下午的政协会议分组讨论上,数个组别、多名委员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儿科医生及待遇问题,“他们正在逃离自己的岗位”。委员们呼吁,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和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

  现状 一名医生每天看百余病人

  “2014年,我们医院儿科医生的情况曾一度跌入最低谷,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尚能满足基本的需求。”23日下午,政协委员、市妇幼保健院院长隗伏冰告诉记者,2014年医院一年流失了12名儿科医生,主要是因为工作压力过大、待遇也不高。

  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东莞各大医院。据悉,东莞儿科人手一直短缺,就诊高峰时只能加班加点。此前,东莞市人民医院就曾介绍,医生每天看八九十个甚至100个病人有点吃力,高峰时可能每天要看120多个。

  隗伏冰说,面对儿科医生流失严重的状况,从去年开始,医院开始大量招收医生、减少医生工作量,并且从政策上对儿科医生的收入进行倾斜。因此,到目前为止,妇幼保健院的儿科医生数量达到了78人,可以满足就诊需求。

  面对今年可能出现的二孩生育高峰,东莞多家医院都在扩招儿科医生。东莞市人民医院2016年招聘计划,在众多招聘科室中,儿科医生招聘数量最多,达到了7人。妇幼保健院今年也将招收7名研究生,充实到一线儿科医生的队伍中。

  问题 工作压力大待遇低

  “东莞暂时不会出现儿科医生荒,但情况也不容乐观。”隗伏冰分析说,东莞目前有妇幼保健院和儿童医院两家大型医院,而就诊人数有所下降,矛盾目前并不突出。

  “很多儿科医生和临床医学生选择逃离儿科。”在提案中,隗伏冰总结了儿科医生面临的问题:工作压力非常大,社会信任度低,儿科医生经常24小时轮流值班,一些患儿家属对病情不理解,轻则投诉,重则谩骂医生甚至大打出手;待遇比较低,儿童病种相对单纯,辅助检查少、用药量比较小,而且定价多年不变,需要的医生护士较多,人力成本大。

  此外,儿童疾病呈现较强的季节特征,在流行疾病高发时期,儿科门诊、住院人数暴增,医院必须配备充足的儿科医生满足医疗需求。而其他时候儿科的业务量相对较少,医院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扶持儿科专业的发展。同时,儿科医生培养也出现了衰减。

  来自东莞第六人民医院的一位政协委员说,他的科室在医院创收排名第一,工资奖金全靠医护人员自己,医护人员还要担心创收吃饭的问题。有委员也表示,去年药品实施零差价,全市补贴1.15个亿,“从整个医疗卫生现状来看,这个补贴并没有多少钱。”

  建议 基本工资纳入财政支出

  “儿童保健科医生主要从事儿童群体保健任务,以及妇幼基层数据收集、填报任务,全部是公益性的无偿服务。”隗伏冰说,儿科医生的紧缺不仅仅是医院的问题、卫生行政部门的问题,而是系统的问题、社会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直接干预。

  隗伏冰建议,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取得执业资格并从事儿科及儿童保健科医生,其基本工资(包括岗位工资及薪级工资)由财政统一支付。根据她的估计,目前全市公立医院共有儿科医生(含儿童保健医生)大概1500人,每人月工资约3000元,如果统一支付,每年财政将支出5400万元。

  提高医生待遇的呼吁,也得到了港澳特邀代表罗胜洪的举手赞成。罗胜洪举例说,前不久他名下工厂的一名员工犯了伤风感冒上不了班,罗胜洪便让员工赶紧去医院看病。可这名员工说,光检查费就要几百元,还是去附近药店买点药片吃吃就好了。

  罗胜洪说,像这样不敢上社区门诊看病情况,代表了东莞广大工薪阶层的普遍心态。在他看来,导致老百姓一上医院就面临高额检查费的原因,一方面是现在的医患矛盾很敏感,医生医不好怕担责任,只能不自信地多检查,另一方面也与医务人员工资待遇水平低和医院考核体系脱不了干系。

  罗胜洪建议,政府应该摆更多资源在医疗体系上,让医生的收入有保障,提高医务人员的福利待遇,免去后顾之忧,更加专注于提高医术、治好病上面。

  ■相关

  港澳代表谈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建议探索实行 多点就医模式

  “现在基层社区门诊都是按照区域划分,老百姓不能按照自身意愿选择优质的医疗服务,而社区门诊不愁没生意,待遇保障又不满意,服务质量自然跟不上去。”23日下午,在政协会议第十五组分组讨论中,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话题引起多位来自港澳地区的特邀代表的共鸣。

  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任重诚介绍说,东莞于2014年8月起开启参保人“跨镇双定点就医”模式。但目前,部门社区门诊由于设施不齐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各有优势等因素,参保人的看病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很多参保人为了获得更加精准优质的医疗服务而无法享受到社保的医疗保障,并享受同等医疗报销比例。他认为。这种情况的存在并不合理,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探索实行“全市门诊多点就医”的模式。

  任重诚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应尽快扩大参保人选择的范围,放宽社区门诊就医报销的范围。对于社区门诊运作而言,一方面将引导更加有效分配社区卫生资源,减少社区门诊扎堆的情况,另一方面更加符合市场优胜劣汰的发展规律,客观上促进社区门诊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为参保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