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应对寨卡病毒 世卫看好“生物武器”

2016-02-26 来源:121健康网

 

  世界卫生组织16日说,在对抗寨卡病毒方面,各国的确需要考虑新方法,并表示看好辐射“绝育”和基因改造等“生物武器”来控制蚊子数量。

  面对不断蔓延的寨卡病毒,拉美等地区的民众和研究人员已开始探索“奇招”,利用食蚊鱼和生物杀虫剂等“生物武器”来对抗传播这一病毒的蚊子。

  新华社电 “考虑到(目前)寨卡危机的(严重)程度,作为最直接的一道防线,世界卫生组织鼓励(病毒)肆虐国家和地区加强利用各种新老方法来控制(传播病毒的)蚊子(数量),”世卫组织说。

cript type="text/javascript">//cript> 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i8.chinanews.com/gg/yichuanmei/k.js">cript>

  埃及伊蚊被认为是寨卡病毒最主要的传播媒介。

  由于传统的灭蚊方式往往效果并不理想,世卫组织专家更加倾向新式的生物灭蚊方法,并肯定了辐射“绝育”技术的潜能。

  为控制蚊子数量,巴西、墨西哥、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等美洲国家已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出手帮助,这一机构研究人员期望利用辐射“绝育”技术,令雄性蚊子失去繁殖能力,以减少该地区蚊子的数量。

  除看好这一技术外,世卫组织专家还推荐由英国牛津昆虫技术公司研发的基因改造技术。

  该技术培养出的转基因雄性蚊子交配后生出的蚊子幼虫会早亡,通常在进入成年期、拥有繁殖能力前死亡,从而最终实现灭蚊的目标。

  由于先前实验证明基因改造技术的应用前景可观,世卫组织专家建议对这一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实地测试。

  “顽固威胁”

  目前,寨卡病毒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肆虐,巴西疫情最为严重。据统计,自2015年初以来,巴西已有150万人被感染,并出现3例死亡病例。

  世卫组织将该病毒称为“顽固的威胁”。

  巴西卫生部本月1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国新生儿小头症确诊病例已增至462例,其中有41例被认为与寨卡病毒存在关联,但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不过,世卫组织认为,确认新生儿小头症与寨卡病毒的疑似关联已指日可待。“目前推测的这一关联如果得到确认,会对受寨卡病毒侵扰的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世卫组织说,因此,各国急需加强控制传播寨卡病毒的蚊子数量。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