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禹州农民张银峰日前在办信用卡时遇到了一件糟心事。张银峰发现,自己竟莫名被禹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冒名贷款20万元长达七年。而他的经历在禹州乃至河南省信用社系统内却并非个案。

业内人士建议,河南农村信用社有必要加强内控体系,构建防范风险更为完善的长效机制,从源头根治减少此类现象发生。
可就在2015年9月17日,当张银峰来到银行办理信用卡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因为征信记录显示,张银峰在2008年7月1日在禹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借款20万元,截止到当天没有偿还。根据他的信用额度,不能办理任何信用卡。
“奇怪了,我这么多年来根本没有在禹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借过任何款,这笔钱究竟是谁借的?用于什么目的?”带着诸多疑问,张银峰按着朋友的指点,来到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查询。
“不查询不要紧,一查询吓了一跳。”根据张银峰向记者提供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2015年9月17日《个人信用报告》显示,张银峰未 结清/未销 户账户数一笔:2008年7月1日禹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放的20万元人民币农村贷款,2009年7月1日到期。截至2015年7月,逾期金额20万 元。最近五年内有58个月处于逾期状态,其中58个月逾期超过90天。
“曾经有人拿我的户籍证明冒充我办理了贷款,上面有假冒我和我爱人的签字,也不知道究竟是谁。”张银峰向记者出示了日期为2008年4月22日加盖有禹州市范坡镇派出所公章的户籍证明信复印件。
户籍证明信显示,张银峰和他爱人张改红均为范坡乡朱集村4组农村家庭户口,奇怪的是,在经办人一栏则空空如也,户籍证明左下角打印有张银峰夫妇 的照片,右 下角赫然显示着夫妻二人按过的手印以及签字和盖章。“上面的签字、盖章和手印都不是我们的,我爱人是小学文化程度,你看这是她的签字。”说着张银峰把老婆 亲手签名笔迹拿了出来,记者注意到,其中“张改红”三个字的笔迹与户籍证明上的笔迹明显不同。
更为离奇的经历还在后面,张银峰的朋友海峰告诉记者,此后,他们打算向信用社讨说法。“可信用社的人态度蛮横得很,也不给张银峰赔礼道歉。无奈之下,2015年11月我们起诉到了禹州市人民法院。”海峰说。
“去年11月25日法院要开庭,法庭上禹州信用社的人说欠款他们已经替我们还上了。起初我们不相信,结果到银行拉出征信一看,钱竟然真的还上了。”张银峰说。
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2015年11月23日开具的《个人信用报告》中,信贷记录已经变为:系统中没有任何贷款记录。不过在查询记录一栏中, 增加了机构 查询记录明细,其中显示:2015年11月12日和17日,禹州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和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许昌办公室曾经查询过张银峰的信贷记录,查询原 因为“异议核查”。
“既然信用社一开始说钱是我们贷的,为什么不让我们还钱,反倒信用社还上了,这笔钱到底是公家的钱还是私人的钱?”张银峰还告诉记者,禹州信用社监察部门负责人此前电话中曾承认当地信用社管理中存在漏洞,“俺们有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