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廉价药“长效青霉素”频频断货 厂家不赚钱选择停产

2016-01-12 来源:121健康网

  央广网北京1月4日消息(记者温飞 冯慧玲 安徽台记者张建亚)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最近,山东济南市民张女士的孩子因链球菌感染,需要定期注射一种名为“注射用苄星青霉素”的一种长效青霉素,但济南的多家大医院都没货。而在全国多地,这款廉价药也频频告急。

cript type="text/javascript">//cript> 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i8.chinanews.com/gg/yichuanmei/k.js">cript>

  据了解,长效青霉素是一种粉状制剂,也是目前公认的预防链球菌感染、减少风湿热复发及风湿性心瓣膜病等特效药。专家介绍,“长效青霉素”注射液是一种常用、便宜、临床上不可缺少的长效药,我国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使用。

  然而,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只有四家药企具备注射用苄星青霉素的生产资质,但其中居然有两家已经停产,仅有两家仍在生产。那么,这种临床上不可缺少的廉价药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变廉价药及生产企业的命运,使廉价药真正流通到患者手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全国多地,类似长效青霉素的廉价药也频频告急。近日,安徽一名13岁小患者急需一种“救命药”平阳霉素,在全省只找到4盒库存。小姑娘的主治医生、安徽省立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赵卫东几经周折找到一家生产平阳霉素的厂商,厂家直接表示该药品一年前就停产了。

  为什么这种药物既有效又便宜,反而买不到?赵医生的解释很“直白”,因为生产这种药挣不了多少钱。“现在治疗肿瘤的新药不断研发出来,加了一些成分、加了一些功能,成本也上去了、价格也上去了,相对来说药厂的利润空间就上去了;但平阳霉素适用人群小,所以厂家大量生产卖不掉,不赚钱,价格又是物价部门管的,不卖高,所以就没有利润了,就不会再投入。”

  国内某抗生素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透露,自最严“限抗令”实施以来,抗生素生产企业受影响非常大,很多小企业不愿亏本生产低价药,大企业在低价中标的竞争模式下日子更不好过,为了不丧失市场份额,只能千方百计地低价中标,很多抗生素的价格都在成本价以下。最终形成一个残酷的事实就是,这些价格低廉的基本药物由于利润不足而逐渐在市场上消失。

  近年来,西地兰、注射用红霉素、鱼精蛋白、潘生丁等多种供应数十年的基本药物逐渐在市场消失。一项对全国12城市40余家三甲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国家和地方增补的基本药有500多种,短缺的已高达342种。赵医生呼吁,为危重病人保住这些廉价“救命药”,已经到了政府该调控的时候。“我认为国家应该出台一些政策,为什么不可以搞一些储备?甚至高价去收购一部分,让厂家能够保本,能够有营运的价值,政府要储备,这是救人的事情啊!”

  北京大学国家发改委研究院教授刘国恩表示,便宜救命药紧缺一方面是监管存在漏洞,另一方面是价格、分配管制和以药养医的体制存在弊病。

  刘国恩坦言,我们有一些药品可能以前定的最高零售价格已经低于它的生产成本,自然这些厂家就选择离开这个市场。这些产品其实在市场上并不是非常多,可能不到我们所有产品的10%。刘国恩提出疑问,为什么我们发现很多低价药品出局的比例远远超过10%呢?他分析可能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包括各个省在进行二次的政府干预,通过超标采购在国家发改委管控的最高零售价格之下进行进一步的降价。

  刘国恩认为,通过市场手段解决不了,那只有一个办法,通过政府的公共财政之手,举办相当数量的政府全资托底的药厂,让它赔本经营,政府公共财政来兜底。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