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患病乘客爬下飞机

2015-11-25 来源:121健康网
  
  【提醒】
  
  在机上突发重疾你该怎么办?
  
  作为一名旅客,在飞机上突发急病,应该怎么做?首先,你需要立刻报告乘务组人员,详细说明自己的症状。
  
  其次,最了解你身体状况的永远是自己,如果你觉得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急症,不要犹豫,请立刻告诉乘务人员你的严重程度,通知机长,请机长即刻与塔台联系。
  
  再次,飞机落地后,你将被转移到地服手中,由他们协助救护车为您保驾护航。地服服务不同航空公司存在不同标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依靠自己或者家人的协助尽快进入救护车内。
  
  民航空管部门一位管制员告诉记者,“遇急症病人返航”是在民航局安全运行规范下允许的应急措施,而且机组以及地面指挥单位也应该全力保证载着病人的航班就近备降或者返航。
  
  焦点1
  
  “50分钟开舱门”妥当吗?
  
  南航按规定进行 专家称可提前跟地面协调
  
  对于飞机滑行落地后迟迟未开舱门的问题,有航空公司人士表示,“这种情况谁都不愿意拖延,但是舱门究竟何时打开,航空公司机组人员需要听塔台那边发出的信息,这是规定。对于北京首都机场这么繁忙的机场来说,落地后50分钟才能开舱门的情况并不奇怪。”
  
  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叶文波认为,当飞机出现刹车系统故障时,为了保障大部分乘客的安全,听从塔台的指挥无可厚非。但是,叶文波也表示,对于患病的乘客,航空公司和机场也应该有所准备。
  
  “航空公司应该与机场地面人员提前协调,在出现故障时由地面派出舷梯直接停靠到飞机停止滑行的地点,让病人先行离开飞机获得救治,其他乘客再等待飞机的故障修复。”叶文波表示。
  
  一家航空公司乘务长介绍,按照他们公司的乘务服务相关规定,因航空公司无法预料的原因导致开舱门晚,乘客如果提出需要提前下飞机,机长可以呼叫地面机场的运控中心,提前引导救护车到指定位置接病人,这点来看,航空公司以及机场是没有协调好。
  
  焦点2
  
  如何转运机上重症患者
  
  业内人士称航空公司地面服务人员应陪同
  
  在张先生的叙述中,飞机舱门打开后,救护人员和航空公司无人愿意送他离机,最后,他自己从机舱爬到地面。
  
  一家航空公司乘务长介绍,按照他们公司的乘务服务相关规定,乘客在飞机上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与航空公司有关,需要航空公司协助处理。
  
  事件中,乘客提出需要救护车接送,这是合理的要求,南航乘务组也按照乘客要求做到了。飞机落地以后,乘务组也没有撤离,而是陪着乘客,从这两点看,机上人员能做的已经符合规范了。
  
  不过,他也指出,乘客就医时提出航空公司人员陪同,这点也是合理的,“飞机上的机组人员不需要陪同,但航空公司地面服务人员应予以陪同。这在国内一些航空公司是这样执行的。”
  
  中国政法大学航空与空间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起淮认为,乘客购买机票后,航空公司就与乘客形成了合同关系,只要不是乘客本身造成的,航空公司都有责任将乘客安全地运送到目的地。但同时,张起淮也认为,对于患病乘客的救治,航空公司和机场都负有责任。“以舱门为界,舱门以里是航空公司负责,舱门以外由机场负责。”张起淮说。
  
  “出现无人运送乘客下飞机的事情,一方面是航空公司的责任,因为不能说你找了救护人员你就可以不管。但另一方面,救护人员也有责任,救护病患是你的职责,从人道主义上讲,救护人员跟航空公司的空乘人员扯皮,这是很严重的失责,根据《侵权责任法》,救护方在法律上也应付相应的责任。”张起淮说。
  
  《航空知识》副主编王亚南认为,此次事件暴露出运营方和机场保障系统有许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患病乘客可以通过航空公司的相关渠道进行索赔。”王亚南说。
  
  焦点3
  
  场外救援跟进是否及时
  
  业内人士:救援流程“并无不妥之处”,可简化对接手续
  
  在此次事件中,后续的救治手续也是一波三折。据当事人张先生反映,机场医院的救护车进不了市区。张先生依次经历了首都机场医院、北大人民医院。这也一度引发热议。
  
  不过,记者从多个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机场救护车的确有地域限制,其是挂绿色牌子的场内车,只有场内车才能进机场管制区内,但也只能在机场范围内运行,如有必要可以通知市内医院的救护车进行衔接。在暂时无法判明病情的情况下,经历多个医院流程并无不妥之处。
  
  王亚南表示,包括航空公司、机场和紧急救护系统,应急救治措施都需要一个大的改善。
  
  “机场可能没法建设一个功能齐备的大型医院,但如果机组人员和地面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地面就应该对危重患者的情况作出初步的研判。”王亚南认为,机场需要建设一个绿色通道的救护机制,尤其对于这种无家属陪护的病人,可以安排地面工作人员陪护,救护方也应该对其入院治疗的手续作相应的简化。
  
  据通报,首都国际机场急救中心正认真调查地面医疗急救服务中的问题,剖析原因,总结教训。下一步将主动加强与航空承运方的沟通衔接,完善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不断提升医疗救护服务水平。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