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35终于要来中国了?据俄媒报道,在历经了长达数年的艰苦谈判后,中俄终于签署了售华24架苏-35战斗机的合同,总价20亿美元(单价约为8300万美元)。与以往那些俄媒无责任的揣测不同,此次消息来自俄罗斯国家工业和科技集团(Rostec)总经理谢尔盖·切梅佐夫,级别很高,如此看来,中俄最终敲定苏-35谈判一事应该是靠谱的。
中俄苏-35谈判过去迟迟无法敲定的原因是什么?据外媒报道,最初的障碍在于数量,俄方希望中国至少购买48架,而中方则希望购买4架,显而易见,中方的目的并不在苏-35本身而在技术上,俄罗斯当然不会答应这种要求,因此在随后的谈判中,中俄各退一步逐渐达成了至少购买24架的共识。
在解决了数量问题后,中俄谈判的障碍也随之发生变化,双方开始就技术问题而产生了分歧。据报道,俄军工业一直以来对中国“山寨”俄制武器意见不小,如果对华出售先进的苏-35战斗机,是否按照中国要求进行定制?中国是否会再次进行仿制?
而且众所周知,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存在一定的短板,虽然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还无法满足四代机歼-20等先进战机的需要,因此,在中国WS-15等发动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如果能借此机会获得苏-35配备的117S矢量发动机,无论是对满足歼-20等国产战机换装国产发动机之前的过渡期需要,还是对促进国产发动机的跨越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是否同意转让先进技术一直以来都是阻碍苏-35来华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俄罗斯来说,目前正遭受西方的制裁,经济和国际形势都不容乐观,长期以来都是俄军火出口大户的印度也开始转向欧美,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订购苏-35无疑值得俄军工业的高度重视,这笔可观的资金对于俄军工企业的生存以及未来型号的发展延续也极为重要。从国际关系的角度上来考虑,中俄在苏-35等项目上达成共识也有利于加强两国战略合作关系,并能有效改善俄罗斯的国际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