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王海芳)“高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曾被人们视为白内障手术的高风险人群。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眼科为一名患有上述全身疾病的近百岁老人,成功施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和白内障手术,令她重新找回“视界”。
|
现年98岁的梁阿婆患有白内障几十年,生活上有诸多不便。家人担心她因为视力不好导致走路、吃饭出现意外,便带她到医院就诊。然而,由于梁阿婆年龄大,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全身疾病,手术风险高,白内障手术一直未能进行。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眼科主任蓝育青教授接诊后,起初对梁阿婆是否能顺利进行手术也有顾虑,毕竟梁阿婆年事已高,不能配合局部麻醉手术,只能在全麻下进行,而术前检查显示梁阿婆心脏情况并不好,全麻手术风险很大。但从理论上来说,只要考虑周全,操作得当,手术也未必不可行,再加上家属强烈地期盼,该院眼科、麻醉科、心内科专家联合会诊,最后为梁阿婆“量身定做”了一套最为稳妥的手术方案。最终,在麻醉科、心内科的协作下,蓝育青教授为梁阿婆分别施行了翼状胬肉切除术和白内障手术,梁阿婆终于重见光明。
据蓝育青介绍,当白内障对患者生活、工作产生明显影响时,或视力下降(一般是0.3以下)即可考虑做手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方法以手术为主,主流的术式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通过摘除浑浊的晶状体,并用人工晶体替换。随着医疗设备飞速发展和操作技术的提高,手术时间也越来越短,安全性提高,术后视力恢复快。而对于高龄患者及合并全身病变的患者,只要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控制好血压、血糖,排除相关手术禁忌症,也是可以进行白内障手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