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侦测炸弹为初衷,却以检测肿瘤为收获。在最新一期《应用物理通讯》上,美国研究人员报告说,侦测炸弹或者检测肿瘤,都可先对目标发出微波脉冲,再探测目标生成的超声波。这一研究项目由美国国防部提供资金,最初以开发侦测塑胶炸弹,尤其是“简易爆炸装置”的可行方式为目的。
|
侦测炸弹课题完成后,研究人员尝试利用相同手段探测软组织内的“异物”。他们选取一块肉状材料,其中包含一块异物,然后用微波脉冲照射,加热升温大约千分之一摄氏度,再在大约30厘米距离外探测超声波,得到了异物所处位置的信息。
这项技术之所以可望应用于早期肿瘤探测,是因为先前医学研究显示,肿瘤比正常软组织有更多血管,用以汲取快速生长所需要的养分。血管所吸收的热量不同于周围组织,所以肿瘤在超声波图像上会显现为“热点”。
领导研究的阿明?阿尔巴比安相信,后续研究将会形成便携式检测仪器,以非接触方式检测肿瘤等人体病变,不仅能比其他手段更早发现病变,而且比核磁共振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医疗成像手段成本低,比X光透视更安全。鉴于医疗器械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证需要先做人体试验,这项新技术投入应用预期需要5至15年。(记者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