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我永远也不要忘记能够笑着坚强,就算受伤,也从不放弃。”这是12岁骨癌女孩桑静在日记本上写下的文字,她选择用这样的方式提醒着自己:一定要坚强。
知道桑静,是通过中华儿慈会西部儿童救助基金。桑静家住甘肃酒泉瓜州县渊泉镇,患病前她是瓜州二中初一的学生,父亲桑学红是叉车司机,母亲高晓凤开了个小卖部。这个三口之家虽然不富裕,但是日子过得平凡幸福。
对桑静留下的印象深刻,不仅是因为她小小年纪患上的是这种致死率极高的重疾,在感叹命运的同时,替这个小姑娘感到深深惋惜。更让人难忘的是,面对疾病,这个12岁女孩展现出来的乐观和坚强。
去年7月,被医院确诊为骨癌后,父母为了筹措高达80多万元的治疗费变卖了所有家产,带着桑静千里迢迢进京求医。“我们就这么一个女儿。”说到那时的背水一战,桑学红的全部勇气和动力,就是源于一个“爱”字。这也是桑静内心坚强的最大依靠。
下面这篇根据桑静口述整理的文字,语言尽管朴实,但是透过文字传递给我们的,是一个12岁女孩内心的力量。桑静说,她希望自己坚强,也希望给别人带去坚强的勇气。
我好像生病了
发病前的那几天,我即将升入初中二年级。考试前,我的左腿膝盖突然疼痛难忍,每天甚至要靠吃止痛药才能入睡。父母很快带我到瓜州县医院检查,大夫检查后,建议我们到大医院进一步确诊。我当时就想,完了,我好像生大病了。
随后爸爸妈妈紧急回家收拾了一下东西,我们就连夜赶到了兰州军区总医院检查。在兰州住院一周后,爸爸妈妈商量着要来北京,当时我并不知道我的病情这么严重,当时还兴奋地想,要来北京了,太开心了。我们来到了北京解放军301医院。
第一次看到爸爸流泪
刚到北京我很兴奋,可是腿越来越难受我们哪都没去。2014年7月15日,我记得很清楚,爸爸在病房和我说话,看起来比平时沉重。他说,我得的是一种骨头的病,很重,但是相信爸爸妈妈会和你一起,把病治好。说着说着,他就流泪了。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爸爸哭。
我的心当时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只觉得有一股热泪直往上涌,眼睛想哭,但是必须得忍住。我迅速将头埋在被子里……那几分钟我觉得是那么漫长,漫长到我不敢抬头看爸爸妈妈,不敢和他们对视,但是我知道我不能这样,我必须坚强起来!
我使劲抬起头,对爸爸妈妈说:“我不哭,我还要上学,我一定配合医生,治好病就去上学。”我要给爸爸妈妈信心,女儿是坚强的,不是懦者。
爸爸妈妈变卖了家产
8月底,住进301医院后不久,爸爸回了一趟老家。后来我才知道,他把房子卖了,而且也把店铺抵押了。
真的对不起你们,为了女儿你们受累了!我的爸爸是一个叉车司机,母亲在经营一个小卖部,我们算是温暖的一家,现在,房子没了,店铺没了,我觉得对不起爸爸妈妈,但是我必须坚强,“家没了还有我呢!我的病一定能治好,我一定还能去上学的!”
在301医院,医生为我制定了长期治疗计划,术前术后都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化疗,每个疗程15天,各疗程之间靠药物治疗15天。连续不断的化疗,很快就让我原本浓密的头发大把大把的掉去,没过几个疗程,头发几乎都要掉光了,索性我就剃了个光头。去年11月15日下午,我成功做了手术,置换了膝盖骨、关节等病患部位的骨头。
我其实挺幸运的
我还记得在医院化疗那段时间,每天花费3000多元。从治疗以来,不到半年时间,我的医药费已经花了50多万元。想想爸爸妈妈每天要担负这么高昂的费用,我心里特别难受。可是,我明白,只有积极治疗,尽快好起来,才能减轻他们肩上的重担。
为了节省费用,我们一家以1500元的月租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6平方米的出租屋,这样,可以省下住院的费用,在出租屋里靠药物治疗,每天的花费可降到两三百元。
有人说,桑静这么小的岁数得了这样的重病,太不幸了,当时我也一度有过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我得病?但是后来,随着治疗的深入,当费用越来越捉襟见肘的时候,我还是挺幸运的。
当时,得知我的情况后,家乡瓜州县政府部门,为我们家办理了低保,民政局的叔叔阿姨给我送来了2万元大病病前资助款。西部儿童专项基金的阿姨们,还帮我开通了网上捐款通道,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我,叔叔阿姨们的捐款不断,原本爸爸担心的后期化疗费用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很多网友还留言鼓励我,祝福我尽快好起来。
我想逛逛北京城
没生病之前,我特别喜欢画画,那些可爱的男孩女孩,在我笔下会活灵活现的。生病以后,在病床上,我依然坚持画画,而且好多画被医院的护士姐姐们拿走了,她们喜欢我的画,也喜欢我的乐观。我也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让自己变得更坚强。
现在,我的8个疗程的化疗已经全部结束了,前几天回到医院复诊时,医生叔叔说,效果非常好,我也能短时间站立行走。再接受3次复诊之后,如果没有病变出现,我的治疗就完全成功。到那时,我一定要好好看看北京,看看这座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城市,然后将有趣的东西画进自己的画里。
本报记者刘琳 J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