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付东红 通讯员向 倩 周 颖 傅锦秀)美国《临床药物治疗学杂志》近日刊登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大医院)药剂科的论文《药师干预对泌尿清洁手术抗生素使用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影响》。该研究“用数据说话”,证实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管理及在临床开展实时干预,有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降低患者抗菌药物费用支出。
该课题研究显示,临床药师调研发现,单药舒巴坦钠在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时存在优势,但实际应用中,其多与各类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联合使用治疗感染,缺乏循证依据且可能诱导细菌耐药。调研还发现,临床常出现无指征联合使用抗厌氧菌药物奥硝唑,国家基本药物甲硝唑用量较小,而循证指南显示,甲硝唑仍是抗厌氧菌的一线药物。这些循证依据使该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最终决定从抗菌药物药品目录中剔除舒巴坦钠和奥硝唑,降低了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北大医院建立了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有效沟通模式。院长授权临床药师对该院Ι类手术切口预防用药实时监控。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建立了三级沟通模式,即个别问题由临床药师直接与主管病房的医师沟通,重点问题由药剂科副主任与临床医疗主任沟通,难点问题由主管医疗的院长助理对全科医生进行诫勉谈话。该模式改善了抗菌药物管理的滞后性。通过有效沟通,该院泌尿外科的手术预防用药逐步达到合理目标。
研究显示,与2010年相比,2013年该院泌尿外科抗菌药使用强度从98.39%降至40.58%;人均抗菌药费用从2077.49元降至559.67元,抗菌药费用占药品总费用比例从42.09%下降到14.39%;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从100%下降到7.3%。与此同时,泌尿外科手术的细菌感染率并没有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