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人患癌症的风险会大?
江泽飞:不同癌症不一样。比如说乳腺癌从流行病学角度会描述百种的体型相对的中年的,月经紊乱,饮食习惯偏重油脂油炸食物的,添加激素治疗的。容易得乳腺癌的特征描述在里头,有时补充没有要孩子,或者要孩子比较晚的,或者说生育少的这些。总体来讲可以把这个综合的,当然再把社会因素放进去,那些白领生活节奏压力比较大的,还有一些在城市的比农村的就会更多一点。
支修益:肺癌我们如果说从另外一个角度叫易患人群,医学角度是高危人群。比如45岁以上,吸烟史超过20年,职业接触史,比如生活在工作在高发地区,比如石油、煤炭、重工业化工地区,空气污染重的地区。还有种族家族史,还有肺部原有疾病。政府出资做早期肺癌筛查,如果45岁以上,有肺癌家族史,在肺癌高发地区,这些人群做健康体检,用胸部低剂量CT可以早期发现肺癌。
如何尽早发现癌症呢?
江泽飞:这点我觉得应该分开来说,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他在不同阶段重要疾病可能性是不一样。乳腺癌她一定有自己查体,目靶片目标检查磁共振。年龄乳腺质密度不一样,年轻的B超加上必要磁共振,年龄到的目靶片。现在有很多体检机构,有些疗养院在做,弥补了专业医院的不足。体检这个行业和队伍专业化很重要,有时贵的是灵的,有时贵的不一定特别准。
支修益:针对早期癌症发现,针对消化道,有了便血有了咳血,有了消瘦有了禁食厌食都不是早期,有选择的做早期诊断很重要。像肺癌,全世界走了接近50年的过程,虽然早期发现了癌症,但不是早期癌症,开始有胸片政策,也没有降低死亡率。就肺癌而言,目前有效手段,还是用胸部剂量融合CT,进行我们健康体检和筛查项目,可以早期发现早期癌症。
PM2.5会不会导致肺癌呢?
支修益:国际上很早有人研究,有研究机构研究PM2.5和肺癌发病关系,欧洲、英国、美国、日本都有研究,在PM2.5超标的地区,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PM2.5正常的这种地区。所以空气污染肯定跟肺癌相关。雾霾天气跟呼吸疾病有多大关系,关键看PM2.5超标持续多长时间,一年365天如果几率太高,肯定对百姓得肺癌呼吸疾病也好有明显的关系,3、5天雾霾天气没有必要恐慌。目前北京地区已经建立了35个PM2.5的监测站,实时公布这个时间段这个地区 PM2.5的含量,我希望百姓随时关注各自地区的PM2.5是否达标。如果是重度空气污染,建议不要出门,或者出门戴上口罩,对呼吸道有保护作用。
哪些癌症可以自检发现?
江泽飞:乳腺癌是最有条件的,长在乳房上的包能触摸,女性定期自检有利于早发现。欧美国家说自检不一定降低死亡率,中国人不要听。自检没有错,因为他们有良好的家庭医生保健,比如加拿大、美国,自己不查家庭医生给你做保健,中国很多女性不查,给老太太洗澡发现身上长5公分的包,5公分和 1公分治疗手段代价都不一样。乳房快烂了才发现再做治疗,治疗很辛苦,治愈率偏低,乳腺癌自查肯定有意义,不要给自查太多压力,都非专业人士。只要自己查到我两边不一样,上下不一样,这个月查完跟上个月感觉不一样,找医生看一看,专业医生告诉你合理自查,你需要三个月复查,或者没事只需要一年例行 查一次,某些器官某些部位自查是有意义的,毕竟长在你自己身上,你发现了找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