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的小唐在重庆大学读大三,他也买了一款头戴式的耳机,一方面是音质好;另一方面,广告上说这种耳机更安全,更保护耳朵。
对此,重医附一院耳鼻喉科教授钟时勋说,目前市场上耳机大致有头戴式和耳塞式两种,“有的人觉得头戴式对耳朵伤害小,其实两种耳机对耳朵的伤害都是一样的。听音乐伤不伤耳朵,不是看耳机种类,而是要看音量大小。”
钟时勋还提醒市民,劣质耳机过滤声音的能力差,会发出过于尖锐的高音,很容易在瞬间使听力过度疲劳。如果听了10?15分钟左右,耳朵有胀痛感,伴有轻微恶心,这样的耳机千万不要用。
骆文龙介绍,一般情况下,人体所能承受的音量是在80分贝以下。如果长期在80分贝以上的环境生活,就会出现头痛、记忆力减弱,以致失眠等症状;当人耳听到的音量达100分贝时,时间较长可造成不可恢复性的听力损伤;长时间受120分贝以上音量的刺激,听觉细胞就会受到永久性的破坏,严重者还会造成听力丧失。
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音量最大输出可达105-120分贝,如果长时间开大音量听歌,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听力丧失。骆文龙建议,用耳机听歌时要遵守“两个六原则”:一是,每次听音乐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二是,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