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科研人员发现中国南方人群更不容易得乙肝

2015-03-25 来源:121健康网

  中新网广州3月5日电 (许青青 蔡珊珊)记者5日从广州中山大学获悉,继在体外实验发现人肝细胞的一种胆汁酸受体(NTCP)是乙肝病毒的受体后,中山大学王一鸣、高志良教授课题组进一步体内证实NTCP是乙肝病毒的肝细胞受体。研究还发现中国南方人群中普遍存在这一受体的变异基因,具有更强的抵抗乙肝病毒感染的作用。

  据悉,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中国及发展中国家的重大疾病。在这一疾病中,乙肝病毒必须要进入人的肝细胞,才能造成持续性感染及肝细胞的损害,故乙肝病毒的肝细胞受体,是病毒进入肝细胞的关键步骤,也是攻克乙肝的重要靶点。这一受体是全球科学界找寻了约半个世纪的难题。

  2012年,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李文辉教授的课题组在体外实验中发现NTCP是乙肝病毒的受体后,引起全球科学界高度关注。该研究表明,肝脏胆酸转运蛋白(NTCP)是一个强有力的乙肝细胞受体候选者。NTCP是由SLC10A1基因编码,其能够将胆汁酸输送到肠肝循环中的肝细胞内。尤其是,体外研究表明SLC10A1基因的p.Ser267Phe变异导致了乙肝病毒受体功能的丧失。

  至此,中国科学家已完成了从体外至病人的乙肝病毒受体的研究,成功发现这一受体。由于乙肝病毒和丁型肝病毒性肝炎(丁肝)肝病毒共用同一受体,这一受体也是丁肝病毒的肝细胞受体。

  在对乙肝病人的研究中,王一鸣和高志良教授的课题组还在乙肝病人的研究中发现中国南方人群中普遍存在的这一受体的变异基因p.Ser267Phe,具有使携带者有更强的抵抗乙肝病毒感染的作用。仅这一变异就防止了约13%的乙肝病人的出现。这一变异同时还有防止慢性乙肝相关肝衰竭的作用。这为彻底治疗乙肝的新药研发,提供了药物靶点及前期研究基础。

  据介绍,除中山大学、华大基因的团队外,香港大学沈柏松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劲松教授团队及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研究所徐书华研究员均为这一研究的成员。做出主要贡献并列第一的作者为彭亮、赵强和李奇斌。

  该研究成果于2015年2月在国际医学期刊hepatology发表。(完)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