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幼童不要直接吞服药片 宝宝用药后过敏怎么办

2015-03-23 来源:121健康网

7岁以下宝宝生病时不宜直接吞服药片 

    受访专家/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药学部主任药师 何艳玲

    文/羊城晚报记者 胡菁

    我国儿童不合理用药比率高达12%-32%。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儿童对药品不良反应占12.9%,新生儿占24.4%,是成人的两倍。

    儿童不合理用药为何这般严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药学部主任药师何艳玲指出,有两大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

    客观原因:目前我国儿童用药品种及剂型规格不全,90%的药品都没有儿童剂型和包装。在3500多种药物制剂中,专供儿童使用的仅有60种。适合不同年龄儿童服用的药类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完全不能满足儿童患者的需求。另外,药店销售的药品中,缺乏对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的说明。

    主观原因:家长有关儿童安全用药的意识依然欠缺。当孩子生病时,家长都很紧张,但不少家长在给孩子服药时却奉行“差不多主义”,服药时间和用药剂量比较随意。例如,孩子错过了时间服药,下次就给他(她)多吃一点。又或者将自己觉得疗效不错的成人药物减半喂给孩子吃……殊不知,药物剂量都是经过大量的实验验证的,有严格的要求。用量过少达不到治疗效果,用量过大则会增加毒副作用,尤其对于肝肾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儿童,极易受到损害。而将成人药物用在儿童身上,有时会发生非常危险的后果。

    据家庭医生在线进行的“儿童安全用药调查”,发现超过半数(53.5%)的家长曾给7岁以下的幼童直接吞服过药片、胶囊等固体制剂。对此,何艳玲指出,7岁以下儿童不能直接吞服药片、胶囊或颗粒等固体药物,因小童直接吞服固体制剂容易导致误吸入肺部而引起窒息。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很多这样的案例,往往一个鲜活的小生命,几分钟就没了。

    何艳玲建议,家长必须提高儿童安全用药的意识,增强儿童用药知识,不确定时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师,在给孩子用药时要严格遵照医嘱。此外,对说明书上的剂量、适应症、用药时间和次数等要特别留意,杜绝使用儿童有禁忌的药品,并注意观测孩子用药后的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医治。一般情况下,用药3天,应及时复诊,并在医生指导下确定停药时间。

    如何判断宝宝用药后是否有过敏?一般可观察??

    1、是否出现嘴巴肿胀。

    2、是否出现身体痒和皮疹。

    药物过敏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口服和注射等)进入人体后,引起器官和组织的反应。在药物副作用中,约1/3~1/4累及皮肤,在所有皮肤和黏膜药物反应中,又以药疹或药物性皮炎更为突出。如果有以上现象或其他异常,就应立即停止给宝宝喂药,情况严重的应及时送院。家长应记录这次引起宝宝过敏的药物,下次宝宝就医时告知医生,避免医生开出同样的药。

    Tips:

    宝宝外涂药也要谨慎

    除了口服药物要重视外,给宝宝使用外用药同样不能马虎。何艳玲提醒,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切忌用胶布、氧化锌药膏及中药药膏。在给宝宝皮肤用药或者消毒时,一般不能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如水杨酸、浓碘酊等,以免宝宝皮肤发生水泡、脱皮及腐蚀。另外,局部涂药面积不可过大,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可能引起急性中毒。使用酒精后一定要让其挥发,否则也容易引起小儿中毒。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