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上电脑去睡觉,躺在床上玩手机。”微博上非常流行这句话。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网友,不玩手机睡不着。 但是,有科学研究表明,睡前玩手机超1小时,睡眠质量会受到影响。心理专家建议,戒掉睡前玩手机的习惯有点像戒烟,关键是从心理上戒掉。 睡前玩手机超1小时容易失眠 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国际照明研究中心(LRC)“光与健康”项目带头人、马里亚纳?费格罗教授介绍,研究结果表明,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的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其他会发光的电子产品,会减少人体生成褪黑激素,减少的幅度大概为22%。 而一旦人体的褪黑激素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抑制,生理周期将受到影响,使睡眠处于浅状态。 甚至有些人玩手机超1小时后,处于兴奋状态,不得不继续玩下去,使第二天情绪变差,易焦虑、沮丧。对青少年来说,这种不良影响更大。 研究小组里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认为电子产品是抑制人体生成褪黑激素的罪魁祸首。而褪黑激素恰恰是控制人们生物钟的关键。 科学家建议,夜晚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候,尽量调低亮度,并且控制使用时间,最好别超过45分钟。 戒掉睡前玩手机的习惯 失眠就会不治而愈 专家称:人的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往往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对年轻的女士来说,会引起生理周期紊乱,更严重的是影响生育能力。 她称,年轻人在睡觉前不玩手机无法入眠,是典型的心理依赖,如抽烟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释放内心明显或者潜在的焦躁情绪。特别是职场中人,已将睡前玩手机作为缓解焦虑的一种方式。 用电子产品打游戏、看故事,容易导致大脑兴奋,引起入睡困难。同时也会危害到眼睛,如果长期用手拿着保持一个姿势,还会影响颈椎、腰椎。 要想改变晚上睡觉前玩手机的习惯,最好的方法是用看书替代玩手机。 如果有人每晚都玩手机,说明其已经深陷失眠状态。不建议采用药物治疗,而是通过行为认知治疗。“对于手机控、平板控而言,只要能戒掉睡前玩会儿的习惯,失眠也会不治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