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健康的“良药”。读书对于长寿的作用,主要在于语言文字本身具有调节情感、平衡心理、修身养性之功能。
读书兴趣广泛的人,心胸也开阔,正确的人生哲学使人正确理解生活中的得失,不因生活挫折而郁郁寡欢,不致造成心理病症。这样读书就增强了人的抗病能力。“书犹药也,可以医愚。”这剂“良药”使人生活乐趣无穷,有利于健康长寿。
读书乐,乐如何?一是可陶冶人的性情和气质,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二是在大千世界里可以开阔视野,博学众览,广闻博识;三是读书是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文化生活,坚持读书就是坚持补充营养。宋代诗人陆游把书视为医,认为“病须书卷作良医”。清代萧抡说:“人心如良田,得养乃滋长,苗以水泉溉,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心臆无佳想,一日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清代戏曲家李渔认为,读写“忧借以消,怒借以释,牢骚不平之气借以铲除”,自然有益于身心健康。
当然,读书养生之道还应注意:一是要精选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怡情养性的好书,如唐诗、宋词、古今中外名著等;二是要适度掌握劳逸结合,不宜贪多,否则影响视力和精力。三是要避免久坐不动,应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做保健操等,以舒经活动四肢,真正发挥读书益智、益身、益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