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即春节运输,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以春节为中心,共40天左右,由国家发改委统一发布,国家铁路局、交通部、民航总局按此进行专门运输安排的全国性交通运输高峰叫做春运。一般意义上的春运,是指中国大陆的城际交通,不包括中国大陆与香港和澳门之间的交通以及国际交通。
从1954年起,铁道部就有春运记录,但客流量与现今相差很远,日均客流量73万人次,高峰客流量90万人次,时间为春节前后15天。80年代以后,大量民工外出,春运成为社会热点。
1994年:12.2亿人次
1995年:14.28亿人次
1996年:16.2亿人次
1997年:17.4亿人次
1998年:18.2亿人次
1999年:14.4亿人次
2000年:16.16亿人次
2001年:16.6亿人次
2002年:17.4亿人次
2003年:18.19亿人次
2004年:18.9亿人次
2005年:19亿人次
2006年:20亿人次
2007年:21亿人次
2008年:22亿人次
2009年:23.2亿人次
2010年:25.41亿人次
2011年:28.53亿人次
2012年:31.58亿人次
2013年:34.2亿人次
2014年:32.6亿人次
(人次的概念:是指旅客乘一次车,统计为一个旅客人次。例如,一个旅客从北京回老家,来回都要先坐火车,再坐客运汽车,在计算时,就统计为4个人次。“人次”既体现了出行的人数,也能看出人们乘了多少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