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苏国辉

2014-12-25 来源:121健康网
苏国辉 

       苏国辉,神经解剖学家 。原籍广东省顺德。1948年出生于香港。1973年毕业于美国东北大学生物系。1977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现任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香港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苏国辉教授一直从事哺乳动物视觉系的发育、可塑性及再生的研究。其主要学术成就包括依次发展的三个方面: 视学传导路的发育。此方面最重要的成果是发现了双眼视网膜在其靶区(上丘及外侧膝状体)投射的一些重要规律。仓鼠视网膜向中枢的投射是交叉的,但在早期双眼投射彼此重叠。在发育过程中双眼投射逐渐分离,集中到各自的特定地区。如出生后即摘除一侧眼球,则此集中过程不再发生。此外,还研究了外侧膝状体中视神经和靶细胞间突触的发生学变化 、视神经纤维数量的变化等。苏国辉教授在这方面的研究完成于70年代末,是当时开拓性的工作,因此,其论文已成为此方面的经典著作,广为引用。 从第一方面的研究发展到实验发生学研究。着重从破坏视学正常投射后出现的异常投射或代偿投射来研究视觉传导路的可塑性。此方面的代表研究是在仓鼠出生后的第一日摘除一侧上丘,使来自对侧视网膜经视交叉跨边而投射至上丘的视神经纤维失去靶区,发现这些视神经纤维经一个组织桥第二次跨边而投射至上丘的内侧1/3,形成异常投射。此时,若切除投射到此侧上丘的视网膜(眼球),腾出整个上丘的突触空间,则此异常投射可扩大到整个上丘。他进一步研究了这种可塑性的时限,发现到出生后14日,此可塑性消失。他还研究了损伤视神经投射到上丘及外侧膝状体的两束纤维中的一束后,对另一束纤维投射的影响、时限及切断上丘臂对视神经纤维再生的影响、时限等。此方面的研究主要完成于70年代末及80年代中,也是当时开拓性的研究,论文也广为引用。 从可塑性研究发展到视网膜再生研究。他创建了外周神经视网膜移植模型,是首位证明成年鼠视网膜节细胞受损轴突可在外周神经中长距离再生的科学家。并用此模型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如不同光照、移值神经段的不同状态(如挤压或预变性)、给予加压素等,对视网膜节细胞纤维的再生、节细胞形态的改变、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调控以及视觉功能的恢复等的影响。他所创建的模型已成为中枢神经再生研究常用的模型之一,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他进而研究了多种细胞成分眼内移植或神经生长因子球内注射对视网膜节细胞再生的影响。研究了六种神经营养因子,其中只有CNT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能促进视网膜节细胞轴突再生。这是神经营养因子促进视网膜再生的首次报道,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苏国辉教授一贯致力于推进脑科学在香港和内地的发展,是香港神经科学学会创会秘书及前主席。现任香港脑基金会司库及香港科学会理事会会员。并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第四军医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及汕头大学医学院的客座教授。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