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历的小汪就参加过这类速成班。“7天的培训课后,我拿到了‘公共营养师’证书。但拿证之后心里根本没底气,不敢自称‘公共营养师’,更别提给人家进行营养指导了”。公共营养师职业标准对于报考有条件限制,但事实是,很多地方在执行过程中砍掉了必要的门槛,造成“水货”泛滥。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毫无营养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在北京这类大城市的一些培训班镀金,之后摇身一变就成了外地小城市培训班的导师。
杨月欣指出,公共营养师职业形象欠佳也有外部因素。在香港,营养师可受聘于特区政府、非盈利组织或私营部门当营养师。2013年的统计显示,在公立医院、私立医院供职的营养师分别有40%和8%,有16%是社区营养师,还有18%的营养师属私人执业。“而我国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要求哪些单位必须配备营养师,所以他们找工作就成了问题。于是只能自谋出路,这并没有错。只是在自谋出路的过程中有时候急躁了,就难免出现一些偏差。”
营养师取得证书只是职业入门,后续管理亟待加强
规范营养师行业的发展已经变得前所未有的紧迫,因为,“营养师这一职业正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杨月欣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营养与健康指导的需求越来越大,营养师在营养知识的科学普及与教育(如健康食品的介绍,食品选择等)、社区保健(如营养保健与营养咨询)及医院中的营养支持与治疗中大有用武之地。与此同时,政策环境也正在逐步向好,如2011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出台;2012年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修订;2013年9月,《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今年4月,《关于加强健康服务产业的若干意见》发布。
杨月欣说,我国目前实施两种职业认证制度:一是从业资格(职业资格)认证,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知识、技术和水平,通过学历认定或考试既得,是职业基本入门门槛;另一为执业资格认证,必须通过考试获得,是具有专业水平能力的证明,执业资格认证是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技术工作实行的准入控制,比如,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医生、护士、药师、营养师;与房屋建筑相关的建筑师、设计师、结构工程师;与经济管理相关的会计师。注册营养师就是一种执业资格认可。注册制用于重要职业的监督管理,是国家对其执业行为、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工作能力、成绩成果进行评判、检查和监督的手段,“为规范行业发展,应该实施营养师注册制度”。
在杨月欣看来,理想的营养师执业程序是这样的:完成大学4年的基本教育(营养学、医学、食品科学专业)及实习课程→参加职业资格考核,获得从业资格,并加入地方营养师协会成为会员→接受培训、实践课,通过考试取得营养师执业执照→每3—4年再注册一次,以更新、加固职业技能。
她还表示,当前,为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我国政府部门正在进一步简政放权。行业协会作为非营利的社团组织,是政府转型期职能转移的一个重要承接主体。就营养师的注册管理而言,随着行业的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