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中医:防病治病也抗疫病吗?

2014-12-23 来源:121健康网

  我国部分地区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非典十分有效,不仅能缩短病程、减轻症状,还能显著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为什么中医没有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学说,却能治疗传染性疾病?安徽中医学院温病学教授李洪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此作了深入的阐述。

    李洪涛说,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流行性传染病,中医药在这些传染病的防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建国后,从1954年开始,中医正式介入现代医学明确诊断的急性传染病的治疗,对流感、乙脑、病毒性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病毒性传染病的治疗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中医介入现代医学明确诊断的第一个疾病是流行性乙型脑炎。邓铁涛、蒲辅周等老中医依从中医伤寒、温病学说进行治疗,效果明显,有效率高达90%,且无后遗症。上世纪70年代,流行性出血热肆虐整个欧亚大陆,我国是发病最多、流行最广的国家之一,全国除青海省外,无一幸免。南京周仲瑛教授深入疫区,通过对上千例出血热的治疗摸索,率先在国内提出“病理中心在气、营”的观点,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三毒”(热毒、瘀毒、水毒)学说,同时针对该病不同病期及主症特点,制订出相应的治法和系列专方,充分发挥了中医辨治急重症的优势,使患者病死率从当时的7.66%降至1.11%,特别是对死亡率最高的出血热少尿期急性肾衰,通过采用泻下通瘀、滋阴利水方药,使病死率降为4%,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这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我们防治非典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为什么中医没有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学说,却能治疗传染性疾病?

  李洪涛教授说,因为中医运用的是宏观、抽象思维,它早已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概括于“邪气”之中了。吴又可的“戾气”学说已非常接近对微生物的认识,可惜明代没有现代电学、光学的手段,致使这个学说未能进一步发展。吴瑭的《温病条辨》是温病学的又一部杰作,《温病条辨?原病》关于病因理论的论述有三条,“叙气运,原温病之始也,每岁之温有早暮微盛不等,司天在泉,主气客气相加临而言也”。吴氏认为,气运的变化是温病发生的原因之一。他承认吴又可“戾气”之病因,但温病不能统由“戾气”所致。他最后补充,流行病发生的微与甚,还与凶荒兵火之后有密切的关系,即自然、社会的变化规律与发病有密切的关系,大自然的变化既作用于人体,也影响致病物质的生长,从而创造性地提出地理气候及社会因素与发病有密切的关系。“伏气为病,如春温、冬咳、温疟,《内经》已明言之矣。亦有不因伏气,乃司天时令现行之气”。两者的区别在于引发疾病的轻与重、一般还是特殊而已。他又说,“盖谓冬伤寒则春病温,惟藏精者足以避之。……不藏精三字须活看,不专指房劳说,一切人事之能动摇其精者皆是”,这一条强调的是“内因”在发病上的重要性。总而言之,吴氏的病因理论可以归结为:气候环境??致病物质活跃;人体的变化??正气不足以拒外邪。

  目前已知非典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的变种,对它的作用机制现代医学研究还不明确,特效药就更是无从谈起。中、西医对这个全新的急性传染病的认识处于同一平台上,都需要不断探索。因此,我们应在继承和发扬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在西医诊治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为战胜非典作出积极的贡献。(吴东平 冯立中)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