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明知道不好却改不了?对号甩掉“明明病”

2014-11-30 来源:121健康网

  明明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还会加速衰老,可是天天都有晚睡强迫症。不到凌晨就是睡不着,不是抱着电脑看剧就是刷手机。每天都要把微博、朋友圈、豆瓣、新闻全部刷完一圈才能安心睡觉。这直接导致了第二天早上起不来,明明知道闹钟一响就该起床,可总是不自觉地磨磨蹭蹭了半天,经常等错过了班车,才知道又要上班迟到的节奏。 ――读者 刘女士

  其实,“明明病”并不是疾病,而是一种带有社会普遍性的行为,具体表现为明明知道该做什么,但是没有按照自己所想去做,导致事情最终没有按照应有的轨道发展。“明明病”造成了“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方面的诸多不如意,让人烦恼不已。那么怎样才能克服“明明病”呢?

  心理学专家指出,“人有理性和非理性的两面,理性的以免分析出明明知道该怎么做,非理性的一面,却因为自己潜意识里的欲望和需求没有按照思考行动。”“明明病”都是出现在非理性的欲望战胜理性思考的时候。想要克服“明明病”,可以分析其类型,找到解决策略。

  侥幸型“明明病” 明明想减肥,知道要少吃东西,可是一看见美食便自我催眠,多吃一顿不会胖;明明想学好英语,却总想着少背一天单词没有关系;明明不想再熬夜,却总是想着熬一天不会造成危害。侥幸型“明明病”常见于企图满足自己暂时的欲望,从而寻求理由进行自我欺骗,导致长远目标无法执行。

  【对策】侥幸型“明明病”的“患者”可以选择加强动机的方法:一方面在给自己制订长远目标时动机明确,并常常拿出来警醒自己;另一方面把要做的事情大声宣告出来,让身边的人来提醒和督促自己。

  拖延型“明明病” 相信很多人都有起床时“再睡一会儿”的经历;上班时明明知道今天还有几个任务要完成,可是工作那么累,先淘宝放松一下吧;周末明明应该去银行办事情,好不容易才有一次休息的时间,先放松一下吧。有些事情,不拖到最后一刻是不会完成的,而拖到最后一刻完成的工作往往不能保证质量还会忙中出错,造成严重后果。拖延型“明明病”归根到底是惰性所致。

  【对策】拖延型“明明病”的“患者”可以选择把重要的事务排在自己时间规划的最前面,再合理地安排剩余时间去休闲,这样既能有充分的时间完成工作,在享受休闲时光的时候也不会有心理压力。成功的经验可以让人体会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激发积极性,治愈拖延型“明明病”并不是难事。

  完美型“明明病” 完美主义的人做事苛求完美,例如明明想要与领导谈升职加薪,却总想着自己哪里没有做好,反复在脑海中模拟谈话内容,却迟迟不去行动;换季后明明应该买一件新衣服,但总觉得每一件衣服都有不如意的地方。

  【对策】心理学家指出,对事情要求完美,是由于动机过于强烈,总会觉得有些条件还不具备,恐惧事情无法按照自己所期待的那样发展,因此不敢把事情推进下去。完美型“明明病”的“患者”可以不从结果和细节的角度去考虑,而是抓住事情的主线,先去行动,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有些看似困难的事情做着做着也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