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功能饮料暗藏玄机不宜多喝

2014-11-27 来源:121健康网

  近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功能饮料扎堆上市,队伍越来越庞大,各种功能饮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大饮料产商业纷纷进军这一领域。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功能性饮料的产业价值已高达15亿美元,产品类型超过150种,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中国正在成为功能性饮料的消费大国。但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处于无标准的混乱状态,业内呼吁,亟待国家标准的出台。

  市场发现 功能饮料未有“标准”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状态之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管是生活压力还是生存压力,都是越来越大。而这时候,能够补充体能、提神醒脑的功能饮料,正好充当起了人体蓄电池的作用。也正是如此,功能饮料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近日,记者走访北京各大超市发现,货架上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功能饮料:运动饮料、能量饮料、维生素水等。它们大多包装鲜艳炫目,写着“健康”、“平衡”、“能量”等字眼。

  在超市内,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正在选购的消费者,大多数消费者认为,功能饮料能补充人体消耗的养分,比普通饮料更健康。“孩子有时候经常出去打球,消耗的能量挺大的,运动完喝点这些功能饮料能补充体力,所以我经常来给孩子买。”

  一位正在给孩子选购功能饮料的王女士对记者说道。

  到底什么是功能饮料?目前,国家标准里并没有“功能饮料”这一说,近似功能饮料的“官方说明”,是2009年年底颁布实施的《饮料通则》中提及的“特殊用途饮料类”。在《饮料通则》中,“特殊用途饮料类”的定义是:通过调整饮料中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或加入具体特定功能成分适应某些人群需要的饮料。其中包括了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其他特殊用途饮料(例如“低热量饮料”)。

  资料显示,国内尚无针对功能饮料制定的国家及行业标准,也没有一个国家或者行业标准能够对功能饮料作出准确解释。

  业内呼吁

  国家标准亟待出台

  业内人士表示,很多功能饮料中都含有咖啡因,包括常见的可乐、红牛等都含有不同程度的咖啡因。此外,功能性饮料一般还加入了维生素、葡萄糖、矿物质、电解质、赖氨酸,甚至牛磺酸等成分,这些成分固然有一定的抗疲劳和适量补充钙、钾、矿物质、电解质等作用,比较适合体力损耗较大的特定人群和成年人,却并不适合正处在发育阶段的儿童,会加重孩子自我调节的负担。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关于功能饮料的法规,因此这一市场监管有些混乱。”营养专家表示,功能饮料处在保健食品、特殊营养食品之间“两不管”的真空地带。“没有申报保健食品,保健食品的监管机构不理睬它;没报名参加特殊营养食品,卫生行政部门也不会按照标准去抽检。因此,处于无约束状态的功能饮料,难免存在一部分违规产品。”

  专家声音 功能饮料不宜多喝

  营养专家建议,消费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少喝。如果不是剧烈运动,身体内严重缺乏维生素,根本没有必要喝这些功能性饮料,功能性饮料只是短暂性地起到一定缓解疲劳、增强体力的作用,如果想要身体更强壮,最健康有效的方式还是多吃水果多喝水,多运动强身健体。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