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宝宝们因为新陈代谢快,喜欢到处跑动出汗多,体能消耗很大。8月7日立秋之后,结束了夏季的高温炎热,气温也渐渐回凉,进入了秋高气爽的秋季。在这个丰收的季节,家里的宝宝也进入了一个成长过渡期,那么饮食也要相应进行调整,具体有以下几点需注意:
1、清热解暑要继续
清热解暑类食品既能消暑,还能增进食欲。因此绿豆汤、莲子粥、百合粥等夏季清热解暑类食品可继续进食。还应多吃新鲜应季的水果蔬菜,这样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
2、寒凉食物适当少
西瓜、香瓜、黄瓜等寒凉食物不能放肆吃了,因为经过一个夏天人体消耗大,寒凉食物吃多了容易造成脾胃虚寒,引发疾病。
3、少辛多酸益肝肺
夏天适当吃些辛味食物可促进食欲,但是立秋之后就要收敛了,因为秋季要收肺气,而辛味太盛则伤肺。酸味食物如橘子、柠檬、猕猴桃、番茄等有增强肝脏功能之效果,可多吃。
4、滋阴润肺以防燥
立秋之后,气温变化大,这时更要注意多喝水,还可进食淡茶、菜汤、果汁、豆浆、牛奶等,而具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作用的食物如藕、百合、红枣、银耳、山药、荸荠等可多食。
5、体重食欲需平衡
食欲不佳的炎炎夏季过后,往往胃口开始变好,食欲大增,而秋季又是收获的季节,食物品种繁多,容易造成放纵食欲,大吃大喝。这样不忌口地吃不但容易造成肥胖,而且容易引发痔疮、脂肪肝等各种疾病,因此要控制好食欲,控制好体重,不能对吃来者不拒。
6、细嚼慢咽利肠道
秋季食物多样化、营养丰盛,可以补充夏季因天气炎热、食欲下降而导致的营养不足,可适当选择多食芹菜、玉米等耐咀嚼富于纤维素的食物。因为这类食物进食时要细嚼慢咽,这样既有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营养物质的完全吸收,又能通过纤维食物保持肠道水分,防止肠燥便秘。细嚼慢咽是个进食的好习惯,有生津润燥,防治秋季咽喉干燥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