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六大专家联手答疑 防癌治癌不能赶时髦

2014-11-26 来源:121健康网

  近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办的“2014年第十六届北京希望马拉松新闻发布会暨中国癌症防控高峰访谈”上,该院前任院长、中国癌症基金会副理事长赵平,副院长石远凯教授、王绿化教授,流行病学室主任乔友林教授,防癌体检中心主任李槐教授,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代敏教授6位权威专家齐聚一堂,解读大众关于癌症的困惑,帮助大家科学预防癌症。

  乔友林:癌症增多,老龄化是主因

  很多人发现,自己身边得癌的人越来越多了。饮食不当、空气污染、精神紧张……大家纷纷找原因,甚至陷入一种恐慌情绪,生怕自己也会被癌症找上。

  事实上,癌症是一种退行性疾病,人口老龄化是最主要的因素。老年人口的增多,使得肿瘤的发病逐年增多。第二,诊断方法进步,使很多过去不能被诊断出来的癌症暴露出来。第三,现代生活中的饮食、环境污染、职业暴露等危险因素,以及久坐不动、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风险。对此,百姓不能凭想象主观臆测。

  赵平:饮食结构最关键

  “吃什么得癌、吃什么不得癌”,这样的话题老百姓非常关注,甚至有人提出“中国式饮食更致癌”的说法。

  在我国,大肠癌在城市高发,占34.63%,农村只占11.87%,而食管癌只在农村高发。这是因为,粗糙的食物、饮食不卫生容易导致食管癌,而精致的食物、过量食用动物蛋白和脂肪,与结直肠癌相关。因此,与吃什么能防癌相比,合理的饮食结构和正确的饮食习惯更重要。要注意少吃腌制的食品,保持中国人的传统饮食结构,以粮食为主、蔬菜水果为辅,肉类食品(特别是猪、牛、羊肉等红肉制品)不过量才是关键。

  代敏:致癌物并非“枪枪毙命”

  黄曲霉素、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让很多人害怕。这些物质有多危险呢?根据致癌程度的不同,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致癌因素分为5类4级,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和食物致癌物。但是,能否致癌,与致癌程度的大小完全无关。而且除了腌制咸鱼,在最“危险”的一级致癌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职业暴露,老百姓生活中很难接触。

  李槐:克服“肿瘤标志物恐惧”

  现在,不少人患了“肿瘤标志物恐惧症”,体检时某个指标高了,就成天担忧不已。其实,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代表癌症发生,但发现后我们要做的是,第一,引起重视,持续升高到一定程度会有发生肿瘤的危险。第二,严密随访,随访到肿瘤标志物恢复正常标准值以下;如果持续升高,要进一步详细检查。

  石远凯:治癌症不能赶时髦

  分子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兴概念,让很多肿瘤患者趋之若鹜。然而,肿瘤治疗不能像追星一样,什么流行上什么,要遵循基础,首先要依靠肿瘤治疗的三大支柱,外科手术、放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的内科治疗,依照成熟的诊疗规范和指南。一些新兴的治疗则要因人而异,能够获益再去尝试。

  王绿化:理性选择适当的治疗

  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故事,某人得了癌症没有治疗,随心所欲,反而活了很多年——让很多患者动摇治疗信念。确实,在主要治疗手段无法继续的情况下,应该选择“适当的治疗”,既不能生病不治,也不能过度治疗。比如病情稳定时旅游,患者心情好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但复查如果出现新问题,还是要再次进行新的治疗。总之,做出理性的选择,而不是听信偏方和小广告。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