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结构的不合理可能导致缺钙。调查显示,我国九成以上的人终生处于钙饥饿状态。缺钙无论对于哪个年龄段的人来说都会影响健康,小儿缺钙容易导致鸡胸等多种疾病,成年人缺钙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易感冒,而老年人缺钙会导致关节疼痛、驼背等。因此,合理补钙应该成为国人的必修课。
分时段补钙效果佳
清晨6~9点是心脏病、中风、哮喘、肺气肿等疾病的高发时段,此时适量补充钙剂,能够增加血液中的血钙浓度,减轻上述疾病发病的危险;晚饭前即下午4~6点口服1~2片钙剂可加倍保护胃肠道;睡前服钙片或喝牛奶是公认补钙“经典”,夜间“骨骼仓库”的大门是敞开的,有利于钙的吸收。
补钙注意事项
1.补钙必须要加维生素
适当补充维生素D能促进钙剂的吸收。如果缺乏维生素D,钙的吸收只有10%。所以补钙的宝宝一定要添加维生素D(鱼肝油)。
2.不要服用含磷钙剂
磷的摄入量过多,就会结成不溶于水的磷酸钙排出体外。必然导致钙的流失。而因为食物和水源的问题,国人磷的摄入量已大大超标,因此千万莫选择含磷的钙补充剂!
3.镁影响钙的吸收
镁过量不仅能够影响钙的吸收利用,还会引起运动机能障碍。
4.食物少盐,有利钙的吸收
钠摄入量高时,人体就会减少对钙的吸收。
5.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影响钙的吸收
像菠菜、竹笋、苋菜、毛豆、茭白、洋葱等食物中含草酸或植酸过多,不仅食品本身所含钙不易被吸收,而且还会影响钙剂的吸收。因此在烹调这些蔬菜之前,可先将这些菜在沸水中烫一下,去除其中的草酸和植酸。
6.钙与奶制品不可同服
如果在牛奶中加入钙片,奶和钙很容易相结合形成凝块,不仅钙不易被吸收,乳汁也不容易被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