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中暑”分阴阳 贪凉也“中招”

2014-11-18 来源:121健康网

  进入“三伏天”,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开始了,民间说的“苦夏”就在此时。今年的“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这酷热难耐的时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专家提醒公众要注意科学防暑、避暑。

  长春市中医院门诊主任张春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我国传统中医学中,“中暑”有阴阳之分,无论是阴暑还是阳暑,防大于治,建议人们提早做好预防工作。

  夏季贪凉会中阴暑

  张春玲主任介绍,中医将中暑分为阴暑、阳暑。夏季因气候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以致风寒之邪乘虚侵袭患的病就被称为阴暑;而阳暑是指夏季在烈日下工作或长途奔走,感受炎热暴晒而发病的伤暑症。简单说就是,静而得之为阴暑,动而得之为阳暑。

  过度贪凉是诱发阴暑的主要原因,贪凉又分两种,一是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或在户外乘凉至后半夜,感受寒邪;二是进食冷饮或凉食过多等。

  夏季里,人们的皮肤毛孔张开,适当出出汗能将体内滞留的暑热排出去,让身体感到更舒适。如果过度贪凉,毛孔始终处于关闭状态,体内暑热排不出去,一旦外界的风、寒、湿邪侵袭,就会引发阴暑。尤其是从热环境突然进入到冷环境,打开的毛孔瞬间关闭,最容易出现阴暑。

  阴暑与阳暑治疗不可混为一谈

  阳暑会出现头晕、眼花、呕吐、厌食、肢体困倦,严重的甚至休克死亡;阴暑则通常会出现乏力、关节酸痛、头重脚轻、大便稀溏,严重者会伴有发热、恶寒等症状。

  中暑的人大多脾胃虚弱,因此,为了防暑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并不科学。若吃大量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还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治疗方面,阴暑与阳暑也有所不同。张春玲说,如果是阳暑,轻者只要及时补充水分,并尽快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休息都能缓过来,重者则要及时上医院。如果是因受寒凉之邪产生的阴暑,轻者可服用含有藿香、生姜等构成的药物。

  食疗解暑效果好

  “除吃药外,也可以通过食疗来解暑。”张春玲说,解阳暑应以清暑化湿为主,西瓜就有“天然白虎汤”的美誉,因此,中阳暑者可以吃点西瓜,但肠胃不好的老年人不宜多食用。阴暑是寒气外袭导致毛孔封闭,阳气在体内郁结引起的,治疗应以辛热解表为主。此时,生姜红糖茶是个不错的选择,有助于发汗去寒。

  另外,感觉有中暑症状时,可尝试喝一些汤缓解,多喝汤既能及时补充水分,又利于消化吸收。简单易学的“防暑汤”如山楂汤、酸梅汤和绿豆西瓜饮等。此外,还可以将荷叶、薄荷叶、竹叶每3克至5克配比代茶饮,也是解暑佳品。

  中暑后不要一次性补水过多

  夏季里,运动后大汗淋漓让人感到畅快。但张春玲主任指出,夏季人们应着重养阳气,尤其是大暑节气期间,建议人们运动后微微出汗即可,同时注意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

  中暑后,不宜一次性补充过多水分,应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否则,大量饮水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正确的饮水方法是: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最好喝温开水,添加少量糖和盐,更有助于解暑。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