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套袋技术防虫又防农残
记者调查,70个果园有3处加了药
药袋苹果有点夸张
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在众多苹果品种当中,产自山东烟台的苹果,一直以色泽红润、个大味甜著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近日,一则“药袋苹果”的新闻却将它推向了风口浪尖。报道称,烟台部分苹果产区的果农为了让苹果表皮光滑、卖相好,使用加过农药的果袋包裹幼果,苹果直接与农药接触,直到成熟。眼看成熟期就要到了,“药袋苹果”的消息突然让百姓心里一惊,也让当地果农叫苦不迭。
“药袋苹果”惹人忧
6月11日,《新京报》报道称,从烟台栖霞市到招远市百余公里沿线,几乎连绵的各村苹果园都在大量使用一种药袋。药袋里面含有一种有农药味的白色粉末,会附着在果实上。随后,记者来到一家药袋加工作坊,看到药袋由黄、黑两种卷纸黏合而成,工人将一种灰白色的糊状物放入加工机器下方的槽内,机器转动,带动滚轴,滚轴将槽内的药卷起,粘贴在黑色纸上。
当记者表示想购买这种灰白色的药物时,作坊主找出一个没有任何标志的塑料包,称“这就是药,苹果袋专用的药,30元一袋。”作坊主还表示,这种灰白色的糊状物就是药兑上水,药和水的比例多少全凭感觉。但药物究竟是什么,作坊主们都讳莫如深。报道援引当地知情人士的话称:“人人都知道这是农药退菌特和福美胂,是禁止使用的,可能对人体存在安全风险。”
报道刊出后,立即引来了各方强烈反响。6月12日,烟台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认栖霞市确实有极个别的果农套用药物果袋。《齐鲁晚报》也派出记者,走访了栖霞5乡镇50多个村庄70处果园,发现“50多村庄仅3处果园发现药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