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告诫:野菜大多性味寒凉不宜多吃
新闻背景
春意盎然,路边的草地郁郁葱葱,留心观察会发现在路边绿地、公园挖野菜的人,农贸市场、超市,野菜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到春天,不少市民都会做些野菜来换换口味,吃野菜成为时尚之举。野菜不仅可以用来当菜肴,从中医角度,还有不少药用价值。清火润燥是春季养生的重头戏。我国野菜种类多达300余种,常见的营养成分高的有100多种。有资料显示,在1997年—2002年的野外调查中,沈阳市东陵区发现可食用的野菜有140多种。人们不禁要问:哪些野菜可以吃?哪些不能吃?怎么吃才更健康……
课堂提问A:野菜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老师答疑:野菜与蔬菜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是野生的,我们并没有种植。野菜对人体有有益的一面——有的野菜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能;也有对人体有害的一面——有的野菜多吃对脾胃有害,甚至有些野菜是有毒的,不论有毒还是无毒,基本上所有的野菜都不适合长期食用。
从营养学角度说,野菜属于粗纤维食物,维生素C含量比较高,可促进肠胃蠕动、排便,受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便秘困扰的市民可以适量多吃。
课堂提问B:路边绿地、公园里的野菜安全吗?
老师答疑:人们一般以为野菜长在土里很少会受污染。野菜的来源主要有蔬菜大棚、山上和公园路边绿地。随着天气变暖,路边、公园绿地可能会长出野菜,这些偶尔生出的野菜大多被污染过,比如汽车尾气,杀虫剂、重金属等等。在路边绿地、公园里挖采野菜会破坏绿地和草坪,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到市场上购买野菜时,须先闻闻气味,最好是现买现吃,久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鲜,而且营养成分大大减少,还会生成亚硝酸盐,损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