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流行概况:WHO报告2010年全世界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共3400万,新感染270万,全年死亡180万人。每天有超过7000人新发感染,全世界各地区均有流行,但97%以上在中、低收入国家,尤以非洲为重。专家估计,全球流行重灾区可能会从非洲移向亚洲。中国CDC估计,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全年新发感染者4.8万人,死亡2.8万人。
2.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3.传播途径: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①性行为: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②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③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④血液及血制品(包括人工受精、皮肤移植和器官移植)。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4.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和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艾滋病的最根本的治疗方法。而且需要终生服药。治疗目标: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保存和恢复免疫功能,降低病死率和HIV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指征和时机:
①成人及青少年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指征和时机
下列情况之一建议治疗:艾滋病期患者;急性期;无症状期CD4+T淋巴细胞<350/mm3;CD4+T淋巴细胞每年降低大于100/ mm3;HIV-RNA>105cp/ml;心血管疾病高风险;合并活动性HBV/HCV感染;HIV相关肾病;妊娠。开始HAART前,如果存在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或既往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应控制病情稳定后再治疗。
②婴幼儿和儿童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指征和时机
以下情况之一建议治疗:小于12个月的婴儿;12至35个月的婴儿,CD4+T淋巴细胞比例<20%,或总数<750/ mm3;36个月以上的儿童,CD4+T淋巴细胞比例<15%,或总数<350/ mm3。
抗反转录病毒(ARV)药物:
①国际现有药物:六大类30多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整合酶抑制剂(raltegravir)、融合酶抑制剂(FIs)及CCR5抑制剂(maraviroc)。
②国内ARV药物:有前4类,12种。
某些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合并结核、肝炎及静脉吸毒者)的抗病毒治疗均有其特殊性,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照搬以上方案。
依从性很重要。抗病毒治疗前,应与患者有充分的交流,让他们了解治疗的必要性、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不适、依从性的重要性、服药后必须进行定期的检测,以及在发生任何不适时应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同时要得到其家属或朋友的支持,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应监测CD4+T淋巴细胞、HIV-RNA及常规血液检测,以评价疗效及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