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龄男婴蹊跷高烧
意外发现肾脏竟藏大“石头”
“孩子容易感冒发烧很平常,但这孩子的烧竟然持续了个把月。” 小爱(化名)的父亲对医生说。
小爱家住浙江台州某镇,今年8月中旬,出生不到10个月的他开始发烧,最高至40度。一开始家长也没特别在意,以为是夏秋交替,气温变化较大导致的。发烧一般是呼吸道感染,小爱却没有这样的情况,万万没想到,医生在追根溯源时意外发现,小爱左肾有一个直径2厘米左右的结石,且左侧肾积水还伴输尿管扩张。
“这对于几个月大的小婴儿来说,应该说是巨石了。”医生同时发现,小爱持续发烧的真正原因是尿路感染,他的结石也因此有了少见的名称——感染性结石。看着幼小的儿子因尿路感染引发高烧难退,又被大结石折磨,父母惊恐不已,心急如焚。
限于治疗条件,当地儿童医院给予抗炎对症治疗,控制高烧后,小爱于9月中旬转至浙江省人民医院。“2公分大的结石对这么小的孩子来说相当大了,必须及时治疗,否则病情发展进而影响肾脏功能。”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俞蔚文说。
经过认真比对各项指标、参数,综合考虑各种手术方式对于一个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可能造成的影响,俞蔚文主任最终决定选择创伤最轻微的超细经皮肾镜手术治疗。通过超细肾镜,俞蔚文看到了患儿肾内的大结石,最长径约2厘米,黄褐色,质地松脆,表面粗糙,肾盂肾盏已变形扩张……随后,医生用钬激光“轰击”结石,很快 “巨石”就土崩瓦解,被冲吸出体外。
手术中
小爱术后恢复良好,术后3天就出院了。两天前,俞蔚文主任电话了解到孩子的情况不错。
俞蔚文与小爱及其父亲告别
婴幼儿防御能力差
常捂尿布或穿开裆裤易尿路感染
俞蔚文介绍,结石形成有多种因素,感染性肾结石是其中的一种,一般人知之甚少,尤其是婴幼儿患感染性肾结石,更是十分少见。
婴幼儿结石一般以代谢性原因为主,如服用不洁奶粉或基因异常等。感染性结石一般是先发生尿路感染,再引起结石。俞蔚文表示,其实婴幼儿尿路感染并不少见,只是普通市民未重视而已,这主要是婴幼儿的生理解剖因素和环境因素所决定的。
“婴幼儿尿路容易发生逆行感染,司空见惯的比如父母给孩子长时间使用尿布(尿不湿)及尿湿后没及时更换,或干脆“春光大泄”——早早地穿上开裆裤,使尿道口常受粪便和其它不洁物的污染。”俞蔚文说,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及金葡菌等多种病菌就“埋伏”在尿道口周围,婴儿,特别是女孩尿道短,括约肌功能差,一有可乘之机,细菌便长驱而入,易沿尿道上行至膀胱,造成膀胱感染或肾盂感染。再加上婴幼儿自身免疫不健全,防御能力差,不仅易引起逆行感染,还可能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菌血症等而导致血行感染。
尿路感染又是怎样引发感染性结石的呢?
俞蔚文说,感染性结石又称鸟粪石,是指由可产生脲酶的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结石,主要由磷酸镁铵和碳磷灰石组成。当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后,细菌的菌体及其代谢产物会形成结石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滚雪球”似的继续增大形成结石。某些细菌如奇异变形杆菌产生解脲酶速度极快,若感染控制不佳,结石可迅速形成长大,填满肾盂和肾脏。即使在术后也需要继续控制感染,否则仍有可能快速复发。
俞蔚文分析认为,根据医生所见,小爱几乎尿布不离身,裹得严实,夏季温度又高,利于细菌在裆部这样的微环境生长繁殖,加之其小包茎等多种因素叠加,最终发生尿路感染,导致结石形成。
因此,俞蔚文提醒,家长应通过向医生咨询等方式,及时了解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做好防范措施,如果出现症状,要送孩子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