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就医和用药,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不确定。据全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基本医疗素养水平仅为9.56%,即每100个15~69岁的人群中,只有9.56人了解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居民的科学就医和合理用药行为。
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四大用药误区
那么,目前大家在用药上普遍存在哪些误区呢?杭州市疾控中心专家罗列了4大误区:
任意滥用。很多慢性病患者认为自己“久病成医”,出现状况凭自己感觉随意用药,容易造成不良后果。
乱用秘方、偏方、验方。一些患病多年、久治不愈的患者,容易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轻信所谓民间秘方、偏方。那些没有科学验证的秘方偏方,无法科学地判定疗效,选用时要慎重。
乱用补药。老年人往往非常在意自身健康,喜欢用补药,其实饮食正常的健康老人不需要服补药。体弱多病的老人如需用补药时,也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滥用抗生素、维生素或者激素。这些不能当“万能药”滥用,如有必要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疾控专家表示,“输液好得快”是一个认识误区,“口服”是最常用、最安全、最方便、最经济的给药方法。另外,合理的用药行为还需要重视非药物的治疗方法,尽管新药层出不穷,但饮食、运动等非药物治疗手段仍然是一些疾病的基础治疗方法。
科学就医:四招教你看病不再难
看病难、看病贵,是大家对去医院就医的第一印象,而其实,有一些麻烦,是可以避免的。
遵从分级诊疗,“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避免盲目去大医院就诊。
使用“智慧医疗”服务。可以事先通过网络、电话或者院内自助挂号机挂号,挂号单上写明了就诊时间,可以踩着点儿来看病,市民卡还可以诊间结算,大大减少了等候、排队时间。
就诊时记得带上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户口本、社保卡等),还要带上既往病历和检查资料,可以帮助医生更快、更准确地做出判断。向医生描述病情时要如实、准确和全面,不能随意夸大或者隐瞒病情。
出现发热、腹泻症状,要到附近有发热或者肠道(腹泻)门诊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就诊,不要走了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