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夕逼近,几家欢喜几家愁,朋友圈早早地就开启了秀恩爱虐单身“汪”模式。可苏小姐却很忧伤,因为她被诊断患有“爱情恐惧症”,想要恋爱却很难。
“恋爱恐惧症与通常所说的恐婚、性恐惧并不是一个概念,恐婚一般指对婚姻可能面临的不幸和压力感到恐惧,性恐惧是指对正常性生活感到恐惧的性心理障碍。”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朱长江医生介绍,恋爱恐惧症,一般指无法对和自己相爱的人敞开心扉并深入交往,通常伴随自卑心理、孤立感和身体接触上的抗拒等。
明明心动,却不敢靠近
苏小姐今年28岁,漂亮又能干,从小学到大学一路重点、保送的她,名牌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外企工作不出5年便晋升为高管,令多少女性朋友羡慕又嫉妒。可就是这样一位“十佳”小姐,却在恋爱这方面让亲朋好友,甚至自己都捉急。
并不是她过分自抬身价,也不是找不到心动的人。“就是因为心动,才不敢跟之前的对象继续谈下去,我们俩是真心喜欢对方的。”苏小姐说,她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因此不愿深入交往,就连男女朋友间日常的肢体接触都让她十分紧张。
“像苏小姐这种情况,绝大多与性格和个人成长经历有关。一般多见于没有恋爱经验或曾遭受恋爱挫折。”朱医生解释,得了恋爱恐惧症的人,他(她)不懂应该与爱人保持怎样的关系、发展到什么阶段、交心到何种程度,因此就算喜欢上对方,也会因此选择逃避。
过度秀恩爱可能导致单身“汪”对爱情产生偏见
“恋爱恐惧症之所以被称为‘症’,说明此时情况已经比较严重了。”朱医生认为,平常我们接触到比较多的对爱情产生厌恶感的人,更多的是心理发育不成熟。
比如某些单身看到情侣们频繁秀恩爱,更多的不是心生羡慕而是被刺激之后的孤立感,这种人往往因心理比较脆弱而产生自卑,各种想法随之而来——都是看脸的世界、有钱人的游戏、我不单身谁单身、秀恩爱分得快……渐渐地,从得不到爱情到对爱情产生偏见、歪曲,最后逃避、抗拒,这就是一个自我封闭的过程。
久而久之,外人就很难走进他(她)的心里,因此之后就算遇到喜欢的人,也会因过分紧张、不得已的逃避而可能与爱情擦肩而过。

有办法远离爱情恐惧症吗?
最终,苏小姐选择了出国深造,以回避这段“非零距离”的爱情,“但她要是按照我的方法做,可能就不会是这个结果了。”朱医生遗憾地表示,恋爱恐惧症患者在和普通朋友接触过程中虽然没有抵触感,但均处于泛泛之交的层面——不愿和人交心、说心里话,因此表面看上去可能合群、多朋友,实则孤单。
但是,从心理学上讲,爱情是可以抗抑郁的,当人在与心爱的人交往时肾上腺素分泌旺盛,所以爱情可以给人带来活力、亢奋甚至正能量。“爱情是美好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不要因为别人的一些举动或以往不愉快的经历影响到自身对它的信赖。”
对此,朱医生特别熬制恋爱鸡汤一碗:
1.对社交媒体上的秀恩爱“过敏”,那就少刷屏;
2.恋爱双方是平等的,不要让自卑心理占据内心;
3.试着打开心扉,交一些真正的知心朋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让别人看到自身的短板,并相互取长补短;
4.如果害怕与心爱的人深交、对身体接触紧张敏感,不妨先将他(她)当做知心朋友来看待,待到相互信任、理解之时,便是不恐恋爱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