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远高于欧美等国,并不是我国治疗技术不行,而是患者从发病到入院再到溶栓治疗、介入治疗的耗时过长,平均需13—15小时,相距120分钟的抢救黄金时间甚远。有差距更需努力,在9月3日—6日举行的第九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上,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在浙江地区启动,本项目计划构建政府、社会、院前急救及医院四位一体的STEMI(急性心梗中最危险的一类)区域救治网络。
我国多数心梗患者没有及时送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
“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解释,抢救疗效取决于患者症状发作至血管开通的时间,时间越短,预后越佳。而我国大多数STEMI患者却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时间延误,无法及时到达有能力实施急诊介入治疗的医院就诊,错过了黄金救治时间。
数据显示,我国STEMI患者从发病到入院平均耗时13-15小时,北京地区患者溶栓治疗的入门-注射(D2N)时间为82分钟,直接介入治疗的入门-球囊扩张(D2B)时间为135分钟。而美国直接就诊患者的D2B时间仅为64.5分钟。
“心肌梗死救治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但如今我们患者的大量时间被消耗在到诊断、转运、治疗的过程中。”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教授说,国内很多医院的心脏介入手术技术不比国外差,但我们亟需提高各环节的对接效率,这也是涉及到120、医院、信息互通和公众科普的庞大系统。
大量时间被消耗在到诊断、转运、治疗的过程中
现实是,我们从第一步就遇到了问题。许多患者并不是通过120送到医院的,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因为,公众对急性心肌梗死缺乏了解,对其印象仅停留在影视剧中:几分钟内,心梗发作—捧胸倒地—昏迷—死亡。事实上,急性心肌梗死初期往往表现为疼痛,患者不重视,几个小时后才到医院就诊,且没有呼叫120,有些患者让亲人甚至自己开车到医院。
另外,目前大多120救护车还未配备心电图仪。随车医生只能凭经验初步判断患者病情,但这无法明确严重程度,只能把患者送到最近的医院。一检查,发现病情太严重需要介入手术,这里做不了,赶紧转院;转到另一家医院,再检查,急诊通知专科医生,安排手术室、护士;还有家属顾虑重重,不愿意签字手术等等情况都导致救治时间延误。
为什么不直接送到能做介入手术的医院?“视患者病情综合考虑。病情允许的当然可以,但如果大医院很远,那可能要先就近溶栓治疗后再转运。”王建安强调,这都得建立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
提高对接效率,变“患者等医生”为“医生等患者”
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教授介绍,国际最先进的流程应该是:病情发作—120车上诊断—送至最合适的医院且数据同步—医院完成术前准备—患者抵达医院立即手术。
“把事情做到前面,变‘患者等医生’为‘医生等患者’。”王建安说,在运送患者的路上,诊断数据就同步到医院,医院就能提前做好准备,安排手术室、药物、医生、麻醉师、护士等等,患者一送到马上就能进行手术。
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计划在一年内建立以省内10家医院为中心的心肌梗死救治网络,对网络内的各级医院进行相关协同救治培训等,对120急救人员进行更深度的心肌梗死救治培训,并努力推动政府加大急救投入,为救护车配备心电图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