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立秋时节,天气逐渐转凉,阴气渐盛,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保持秋季身体健康,从立秋开始调理,涵养阴气最为适宜。
《黄帝内经》也说“冬为飧泄,奉藏者少”,讲的就是秋季不及时进补,到了冬天身体就会因为闭藏之力不足,难以抵御疾病入侵。
那么,从立秋开始,日常饮食、作息到底该怎么调整?在养生方面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记者就此请教了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金涛,让我们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秋季“防燥”,需注意滋补养阴
秋季,“燥气”主令。有道是“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之后,余热未尽,暑气难消,长日漫漫,燥血回行,伤及精血,人易口干眼干、喉咙肿痛,出现鼻出血和便秘症状。
“燥气伤肺。”金涛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哮喘病患者以及呼吸道感染患者这个时候要当心病情反复,引起重视,在保养上多注意补充水分,多吃芝麻、蜂蜜、百合、梨子、白木耳等具有滋阴润肺、补液生津作用的果蔬等。
另外,要忌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物;可多食用苹果、葡萄、柚子、山楂等酸性水果,瓜子仁、花生仁、芝麻仁等果仁。
秋季冷风萧瑟,雨水连绵,气候变化容易使人出现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金涛建议若出现情绪不佳可多参加游泳、散步等体育运动进行自我调节。
入秋后,不少上班族还容易会出现秋困,睡觉昏沉沉。事实上,秋季白昼时间逐渐缩短,夜晚时间日渐变长,中医认为应该早卧早起,避免过度贪睡导致精神萎靡。
早卧顺应阴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以防收敛太过。金涛认为,子午时分(也就是11点到12点)应注意及时补眠,这样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的原则。
“肺与皮毛相表里”
谨慎食用牛羊肉、米仁等温热食物
年老体弱患者体质阴虚,若夏季感冒咳嗽拖延反复,迟迟不好,需当心肺部受损。“中医认为‘肺与皮毛’相表里,皮肤病患者此时还要谨防皮肤病发生。”金涛认为,若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或是过敏性湿疹,要谨防食用米仁、牛羊肉等偏热性的食物。
“特别是米仁。米仁药性温热偏燥,有健脾胃、增强免疫力的功效,适合治疗脾虚泄泻,在治疗湿疹等过敏性疾病时疗效并不明显,但是很多病人这个季节却相当爱吃,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金涛说。
除此之外,他还推荐了3款菜谱,认为它们对于调养肺肾阴虚很有帮助。
1.虫草老鸭汤。虫草营养丰富,性质平和,不寒不燥,与老鸭一起炖煮能够起到滋阴清热,培补肺肾的作用,有很好的养生功效,对于调养肺肾阴虚引起的咳嗽、哮喘、皮肤病很有帮助。
2.百合麦冬绿豆汤。百合、麦冬、绿豆清肺、降火、解毒,放在一起能够生津养阴通便,在治疗便秘和慢性咽炎方面疗效显著。
3.四季膏方。膏方注重整体调理,讲究调养和滋补相结合,能够调达血气,平衡阴阳,是慢性病和体虚患者秋季调理的理想选择。